返回第四九六章 归省(中)(第2/3页)  梦入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热闹的。不喜欢寡言少语的人,贾清这种,也许正讨贾母喜爱。

    贾母笑道:“否这么说,原本他就上窜下跳,脱缰马似的,如今你这么一说,以后他怕是要飞到天上去了。”

    “哪里像老祖宗说的这样,今儿不是初次见到大姐姐,孙儿心里高兴嘛,老祖宗你再这么说,我也学宝二哥,乖乖站着不说话了啊。”

    贾清陪着元春贾母谈笑,周围三春等人都只是看着不敢随便说话,只是偶尔发出一两声轻笑附和。

    其中,薛姨妈和宝钗因为是外人,感受又有些不同。

    薛姨妈很明显的发现,在贾清未进门之前,因为元春缅怀,畅诉幽情,所以气氛还不算尴尬,但也绝对不算融洽。就连贾母,先前说话都颇为小心翼翼。

    可是,自从贾清进来之后,厅内就欢笑声不断,这才短短不到半刻钟的时间,此间,才算是真正有了一家团聚,欢声笑语的氛围。

    薛姨妈自己就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自然知道贾清这种润物无声的能力有多强!可是,就连她也是在薛家当了几十年主母之后才学会的这种处世方式,很难想象,贾清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是如何做到的。

    宝钗的心思和她母亲相似,但也不同。她感受到的更多在于,此时贾府上下十多人齐聚一堂,只有贾清一人,敢于在元春面前侃侃而谈!

    就连王夫人,元春的生母,此时也是难言片语。

    更别提以往人称“凤辣子”,以健谈著称的王熙凤了。从开始到现在,她一句话也没插上过,此时正在旁边一脸羡慕的看着贾清和元春。也不知道,她是羡慕元春头顶的凤冠,还是羡慕贾清敢在贵妃面前谈笑风生的胆量。

    果然,一个人的不同,只有在特殊的场面里,才能看的更为清楚。

    由此可见,贾清能以低微的出身,成为家族一族之长,并不是运气使然。

    宝钗,生平第一次对一个男子生出敬佩的情绪。

    不一一赘述旁人的感官,只说元春又和贾清等闲话几句,李纨和王熙凤便上前跪启:“宴席齐备,请娘娘游幸。”

    于是元春再次摆驾入园,贾母等随行。途中,元春因为想起贾政所说,院中临时匾额皆是贾清和贾宝玉两人所题,原是便招二人上前问答。

    贾清本不想把贾宝玉的风头占尽。奈何贾宝玉此时仿佛变成了一个闷嘴葫芦,只有元春问他一句他才“嗯嗯啊啊”的答一句,所以贾清只好主动接过“导游”的工作。

    大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终于来到正楼。元春下舆,与众人一同跨入正殿。

    ……

    黛玉独倚窗前,看着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

    “寒气越发重了,姑娘还是睡一会子吧。”紫娟拿着一件软袍,轻轻为黛玉罩在身上。

    黛玉紧了紧脖颈处的衣领,清幽幽的道:“多少时辰了,那边,可散了?”

    “快到四更了,估计那边也差不多要散了。”

    黛玉凝眉,道:“你去睡吧,我不困。”

    紫娟见黛玉执意,只得作罢。事实上,今夜,两府中也不曾有人安睡。

    “姑娘,姑娘……”

    一个丫鬟欣欣喜喜的进来。

    黛玉并未回头,紫娟就问:“香菱,这么晚了什么事?”

    “二爷,是二爷……”

    香菱直接跑到紫娟面前才完整的道:“是二爷吩咐人把这个交给姑娘!”说着,递上一封笺。

    黛玉早在听见“二爷”一词就回过头,闻言道:“快给我看看”

    紫娟见黛玉有解袍下榻的打算,连忙将笺子转递到黛玉手上。

    黛玉沉了沉心神,才将其打开,取出里面一张精致的御用宣纸。

    打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