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六一章 后果自负(第1/4页)  掌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掌贵最新章节!

    见皇帝到这个时候还在质疑,不少人都激动了。

    他们觉得,皇帝多半是因着李纯的缘故而犯了私心。可这么好的机会,失不再来,怎能放过?

    好几人都忍不住急吼吼开始煽风点火,哪怕是推,也誓要将皇帝推去不得不处置的位置上。

    于是,一个个的开始出来表示这案人证物证俱全,原告被告清晰,犯罪经过明朗,完全可以一口气查个水落石出。

    “机不可失,万事讲个时机,眼下就是最好的时候,明鉴啊皇上。”一臣跪下。

    “确实如此。安王消失的银两皇上追查多日无果,为此昭妃娘娘还久病成疾,不幸离世,安王殿下远在天边却蒙此冤屈,实在叫人揪心。”又一臣跪下。

    “安王到底是堂堂皇子,为了免于他人口舌,还是越早还安王个公道越好。且殿下在塞外风餐露宿,拼死杀敌,咱们若不能为安王殿下寻回宝物,岂不是寒了边关众将士之心!”又一老臣慷慨激昂。“大后方不安稳,他日还有哪个好男儿敢奔赴沙场,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全力以赴?”

    皇帝的眼却是越眯越细,若有人敢直视于他,定能发现他眼中的寒意几乎成冰。

    真没想到,几句话的功夫,已经被这帮家伙上升到了如此境地。

    “皇上一向忧国忧民,行事严密,想要步步严审确是理所应当。但这事特殊,臣等只恐今日朝上打草惊蛇,幕后之人若直接毁了那宝箱,那咱们便再无任何继续追查的可能,届时这事便成了悬案,唯有不了了之了啊皇上……”

    “……”

    “还有谁有补充吗?”

    那几个跪地的朝臣忙乎了好一番口舌,却没想到等来的只是皇帝这么一问。心头惊讶,更是不明。

    皇上不该如此淡定,谁都知道皇上对锦溪郡主的出身一直耿耿于怀,眼下因为郡主影响了李将军名声,因为郡主害到了皇上的皇权和声誉,偷藏安王宝物更是挑衅了皇权……

    不管如何皇上也不该这么从容,还隐隐有帮着郡主开脱之意。皇上应该雷霆大怒才是!应该拍案而起才对!应该严令彻查才是正理。

    可他们都这般挑唆了,怎么还无动于衷?

    哪里有疏漏吗?

    也是这时,殿外有顺天府官员求见,来人将张家人安王府前求说法,王玥拒绝欲行入宫,张家人拦车挡车攻击,王玥发生意外之事说了一遍。

    “皇上,皇上还要犹豫吗?”

    一个老臣咚的一下叩地。

    “王侧妃娇贵,明知逃跑有凶险却还那么做了,可见是心虚所致。这岂不是更印证了她的行径?无可奉告四字何意?分明就是承认拿走了宝箱!证据确凿,还望圣上彻查!为安王殿下和张家人等主持公道!”

    皇帝知道,这老家伙是一直看好了朱常珏的。

    可念及他两朝老臣,家中又无其他当官的,朱常珏逃走后皇帝便未对他动手,但此刻看来,他还真是尤不死心。他这是唯恐天下不乱?还是觉得朱常珏还有希望?

    老家伙开了这口,又是好几个朝臣跟着附和。

    “你们都是火眼金睛啊!”皇帝慢慢起身。

    声音不高,可那威压却开始递进着扩散开来。

    “朕倒是不明,你们究竟是一个个自己老糊涂了,还是把朕当成老糊涂了?或者是你们别有所图?要这么急吼吼来逼迫朕,挑唆朕?”

    “皇上误会,臣等绝对不敢……”

    “你给我闭嘴!”皇帝手指刚刚那老头。“周大人,你先把刚刚朕的问题,回答一遍。”

    “回皇上,皇上英明神武,正是当年,何来糊涂之说?老臣虽年事已高,但自认还能明辨是非。臣句句出自肺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