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七章 刘备传(十八)(第2/3页)  收集末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联合公孙家与苏家,举一州之力,方可成事。”

    “若是举一州之力便能成事,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兖州刘岱岂非早已成功?”公孙瓒似乎因为刚刚的提议被否决而和简雍别上了劲:“盖因尾大不掉而已,此事只需以精锐郡兵突入洛阳,在任何人反应过来之前将十常侍诛杀,大事可济矣。”

    伯圭兄……他当初求学之时还稍讲些谋略,但现今不知为何,凡事总想直接动手以武力解决,莫非被那堂妹刘凌看上之人都有近似特质?

    “伯圭只怕是忘了,如今玄德还只是广阳郡郡守,随意调兵遣将离开辖地是要被治罪的,更何况是前往洛阳这等重地。”简雍又道。

    “呃……”公孙瓒瞪大眼睛,一副刚刚想到这点的模样。

    “嘿!若有人敢来治罪,便吊起来打。”张飞说道。

    “忠义所在,即使小节有损,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关羽则摆出了一副当初要去砍县令时的表情。

    “玄德?”“玄德你看。”“大哥你怎么说?”

    刘备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做参考,不料他们讨论的结果竟然是让自己来定夺?若非半途受到启发,此时岂不是该张口结舌了?

    “陛下下诏讨贼,我等作为臣子理应遵旨。”刘备缓缓说道。

    公孙瓒和张飞宛如得到了支持般显得有些雀跃,但简雍和关羽看上去却因为“理应”这个词而有些狐疑。

    “但,陛下的诏书中并不曾要求,我们必须以‘原本的身份’去锄奸。”刘备补充道。

    关羽皱起眉头,而简雍似乎有所明悟。

    “伯圭兄,翼德,你们世居幽州,家族亲友众多,若事有不谐,莫非便忍心看他们被无故牵连?”刘备转向公孙瓒和张飞道。

    “莫非玄德欲令部队不打旗号?”公孙瓒明白了过来,然而仍然颇为疑惑:“可我们从幽州出发,有心者只要稍作探查便可知我等身份。”

    “所以,我们需要一支绝不会有人探寻来历的部队,”见几人仍然一头雾水,刘备抬手指向南方,“涿郡向南,便是太平道的发源地,钜鹿。”

    “听闻各地太平道分坛被击破后,其道徒或投降,或逃散,仅余钜鹿总坛仍在集中兵力准备抵御朝廷清剿,不料皇帝遭遇厄难,再无暇理会他们。”简雍道:“莫非玄德欲伪装成钜鹿‘太平军’?”

    “非是伪装,而是真正的‘幽州太平军’,”刘备道:“当日刘……刺史与太平道分坛对峙时遭遇乌桓异族偷袭,虽然大半道徒逃散,但仍有些愿意投诚,其中有郭太、杨奉、李乐、胡才等人及其部曲近年在对抗乌桓入寇时表现卓越,刺史想封赏他们,但他们表示拒绝接受‘有十常侍在的’朝廷赏赐,刺史没奈何,将他们划归我之名下,若要去洛阳对付十常侍,由他们率部前往最合适不过。”

    “即使失败,只要我等能顺利逃脱,亦不会被追查到?”公孙瓒略一思索,点头应道。

    “太平道一朝覆灭,若非郁气难平者,定然已经去了钜鹿,”刘备见关羽有些不忍,于是补充道:“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复仇的机会,若是顺利斩杀十常侍、救出皇帝,他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吾省的。”关羽点头道。

    “哦?果然要打吗?太好了,”张飞咧嘴嚷道:“不过盔甲怎么办?那些白盔白甲实在太过显眼——哦!对!俺可不要穿他们那些丑丑的黄道袍!”

    “便是想穿,也没有你这个尺码的,”刘备笑笑:“只需给兵士们额头及左臂绑上黄带即可,那几名太平道道徒方会穿着道袍。”

    “不错,”简雍道:“旁人谈起,只会说是‘由几名太平道徒率领的,一支额头和左臂绑了黄布带的队伍’,至于盔甲全是白色这一点,大约会被直接忽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