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58 独门武器(第2/3页)  陆一伟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饭了,一帮人移步到餐厅。陆一伟帮衬着李小川张罗着倒酒,端坐在中央的郭金柱仔细观察着陆一伟的一举一动。陆一伟细心地将酒杯用酒消毒,然后用清水冲刷了一遍,并在烘干机上将酒杯烘干,小心翼翼地倒酒,酒没有没过杯沿,而且把握地十分到位。在倒完茶后,又特意将茶壶嘴旋转到空位置上。这些细微举动,都让郭金柱看在眼里。

    饭菜以清淡为主,大多是一些日常能见到的菜品。不过桌子上的几道菜,刀工精细,做法考究,色味俱全,让人看着很有食欲。简单吃了几口后,侯永志主持喝酒,他道:“今天晚上咱敞开了喝,志远你也别回去了,吃完饭后咱几个好好打一圈,好吧?”

    既然侯永志提议,张志远自然不敢反驳,欣然同意。先同起了三杯酒后,接下来就是异常激烈的车轮战。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而相应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体系也十分严谨,就好比说劝酒,绝对是一门学问。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感情深,一口闷”,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厚薄深浅的关系。

    与其相应的顺口溜数不胜数,而且与时俱进,紧紧贴合时代背景和日常生活。古人劝酒,很讲究文雅和风度,“流觞曲水”、“击鼓传花”、“拇战豁拳”、射覆、行酒令、赛诗词等,呼三喝四,喊七叫八,花样翻新,异彩纷呈。最为著名的就是李白的《将进酒》,全诗激情燃烧,激情起伏,一波三折,由悲而喜,由喜而乐,由乐而狂,由狂而愤,悲而不伤,伤而能壮!极具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而到了现代,缺少了古人那种风姿绰约,风流文雅,风度翩翩,多了些世俗、庸俗,甚至粗俗。而官场上的酒文化更加意义非凡,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件事的走向和一个人的命运。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两,重点培养。只喝饮料,谁都不要。”“能喝不输,稳当秘。一喝就倒,官位难保。长喝嫌少,人才难找。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这些顺口溜可以折射出官场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想要敬领导一杯酒,你必须拿出看家本领,说得对方心服口服,才见成效。而今天的这种场合,都是自己人,就没有那么多客套,喝多喝少全凭自觉,但作为下属的,这个“自觉”不好把握。

    张志远先敬郭金柱,站起来道:“郭记,在您面前我永远是小学生,没有您的虔心栽培,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连喝三杯,您随意。”说完,将三杯酒倒到分酒器里,一口气喝了下去。

    郭金柱见状,丝毫没有领导的姿态,在没有人强迫他的情况下也喝下去三杯。看得出,他对张志远的感情还是深厚的。

    轮到侯永志时,张志远还要说一些恭维的话,侯永志急忙打断道:“得得得!别和我说这些,咱们之间不要变得这么陌生,生分了吗?要是没有,那我就先喝三个。”

    张志远见侯永志如此,豪爽地喝下去六盅。

    到了李小川,张志远依然拿出谦虚的态度,双手端酒杯,并刻意低半个酒杯。身为副处的李小川对这种场合见怪不怪,懒得说一些客套话,默许了张志远的做法,连喝了三杯。

    一圈完后,暂时休战。侯永志把话题引到了李小川身上,道:“小川,你跟郭记几年了?”

    李小川对侯永志立马换了个姿态,谦虚地道:“侯记,快8年了。”

    “哦,时间不短了啊。”侯永志转向郭金柱道:“老郭,是该把小川交流出去了,找个合适的机会扶一把。”

    郭金柱只吃菜,不说话。而李小川有些坐不住了,表现出急躁的表情道:“侯记,8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些年下来,我和郭记有了感情,如果这个时候让我交流出去,还真有点不舍。”

    侯永志道:“你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难不成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