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一章 修到真实11(第1/3页)  上帝使用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

    夜晚降临,灯泡点亮。

    从杀人到被抓进捕快府,再到审讯以及现在的暂时看守,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

    袁长文始终坐在那,一动也不动,饭也没吃,水也没喝。

    就在那坐着。

    眼泪已经没有,但悲伤的情绪始终萦绕在身边。

    说起来很容易,一切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但真正遇到的时候,才发现斩杀的难度。

    那些都是自己啊!

    全部都是这个叫袁长文的人,一年一年累积起来的经历、体验、处事方法、行为原则等等。

    可以说,如果对袁长文这个人进行人格分析,那么这些事件就是分析数据。

    让一个熟人介绍袁长文,那么能讲述的,也就是这些事情。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啊!

    之前也遇到过妈妈,想要斩杀这些定义,但似乎每次都轻轻掠过。

    也许是自己下不去手,也许是恶魔还在继续欺骗、误导。

    理由都不重要,现在已经这样了,回不去了。

    就算自己可以抓着这些情感不放,依旧认为“她含辛茹苦养育我成人,所以我要好好报答她。”

    但总有一个声音同时响起,“这些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

    自己会看着妈妈开心而开心,自己会去做些事情让妈妈在朋友圈中骄傲。

    但永远都会有那个声音,在心底,在耳边重复着。

    这是真实的吗?

    不,不是真实的。

    关于母爱的一切,关于孝顺的一切,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

    也许是社会的宣传,也许是学校的教导,也许是生活中耳濡目染。

    最多的,应该是恐惧。

    恐惧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对自己不孝顺,这二十年来自己的辛苦付出却换来漠然的孩子。

    所以要一代一代宣传孝道,防止这种畜牲般的行为。

    可是,那份感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对于感恩母亲的小视频,会不由自主潸然泪下呢?

    袁长文很想大声说,所以母爱是真实的,根本不是什么自我编织的定义!

    可惜,做不到。

    情绪是定义与现实互动的产物,我们落泪是因为心里觉得亏欠母亲。

    而我们觉得亏欠母亲,因为我们认为“母亲付出那么多,我们也应该付出那么多。”

    当我们看着小视频,发现自己并没有付出那么多时,自我定义与现实就产生了互动。

    但事实上,我们心底还有一个小小的,潜藏在深处的自我定义。

    这个定义,我们不轻易示人,因为它很危险。

    “她是我妈,就应该为我付出那么多。”

    这个定义很混帐,谁敢说出来,周围的人不打死你,也会骂死人。甚至会到处宣扬,“你看,他就是那个混帐儿子!”

    或者,“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人居然心安理得接受父母的付出。”

    这些人的行为,基于什么自我定义先不说,关于那个混帐定义,大家从来都是嘴上否认。

    只用行为来证明。

    仔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这个自我编织的定义?

    “她是我妈,就应该为我付出那么多。”

    袁长文抬手就是一耳光,扇在自己脸上。

    并不是仅仅因为这个定义,还有,他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爱妈妈。

    自我编织的定义,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随意放在脑海中。

    “自我”并不讲究什么孝顺与否,它只关心它自己,只要保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