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4章 没有可能(第1/2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最新章节!

    “我们普林斯顿团队的研究课题是《霍猜想代数几何方法》,核心思路如屏幕上显示的这样,将每个射影簇分解为不可约分支,并考虑仿射的零点集……”

    “……舒尔茨教授刚才的报告非常精彩,但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应该是代数几何+数学分析+拓扑学,先建立体系,再证明霍猜想属于体系中的一种特例。”沈说到这里停顿一会儿。

    台下反响热烈,先建体系再求证个案,是大师们一贯的做法。

    著名的案例包括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

    佩雷尔曼先证明瑟斯顿几何化猜想体系,再证明庞加莱猜想属于体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怀尔斯先建立椭圆曲线模型体系,再求证费马大定理是其中一个特殊结果。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们每一步都走的很艰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希望尽快分享我们的全部研究成果,并非今天,而是在不远的将来。谢谢,我的报告完毕。”沈结束了十分钟的报告,目的已达成,抛头露面刷刷热度,毕竟他很长一段时间未在国际数学舞台上公开发言了。

    会后有记者采访沈:“沈教授,你认为你的团队,会先于舒尔茨教授的团队完成霍猜想证明吗?”

    沈:“谁先谁后不是问题的关键,彻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毕竟霍猜想困扰了我们几十年,是时候给出正确答案了。”

    记者:“有没有可能在霍猜想这个问题上,与舒尔茨教授的团队开展合作?”

    与舒尔茨合作?哟呵,这位记者的思路广。

    这倒提醒沈了,是啊,合作,为什么不能合作,我跟舒尔茨之间又没有弑父杀母的不共戴天之仇,舒尔茨的那套方案还是蛮有想法的,两支顶尖团队的深入合作,必将无敌于天下。

    “没有可能。”沈摇头道。

    算了吧,还是别跟舒尔茨合作了,人人都无敌,天下岂不乱套了?

    与此同时,另一拨记者在采访舒尔茨:“舒尔茨教授,你有没有可能与沈教授的团队合作,联合攻克霍猜想?”

    舒尔茨不假思索的回答:“没有可能。”

    相关媒体报道了这次国际数学交流会的主要内容,普林斯顿的沈团队,以及波恩大学的舒尔茨团队,还有巴黎高师的维杜卡团队,三支顶尖数学团队均在向千禧难题霍猜想发起冲击。

    其中沈团队、舒尔茨团队的方案最受关注,虽然两支团队只给出了摘要版,却足以引起国际数学界的高度重视。

    沈和舒尔茨是数学界著名的刷奖狂人,两人拥有的数学奖项超过20个,年龄加起来不到60岁,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

    两位刷奖狂人均表示,不会与对方在任何领域开展合作。

    有消息称,舒尔茨的前妻玛丽-施密特女士曾是沈团队的一员,她与沈一同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

    被问及私人生活时,沈很大方的说到他很爱女朋友,两人以后会结婚,希望能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是最美好的结果。

    舒尔茨不愿提及私生活,他转身离去,不再接受任何提问。

    沈师生三人回到普林斯顿,于磊和拉尔夫按计划参加博士答辩,他俩的博士论文合在一起是《霍猜想代数几何方法》,分成两份是两篇独立的论文。

    于磊的特长更偏向复变函数与代数几何的结合,拉尔夫在抽象代数的基础上介入代数几何。

    独立是相对而言的,沈的两位博士研究生的两篇论文之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部分,有几页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问题不大,同门师兄第之间的这种情况不属于抄袭,普林斯顿的答辩官都知道课题背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