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他女生来,从军行这样的二胡协奏曲,跟他演奏十面埋伏一样,同样具有相当借鉴意义的。她们对自己要求高,也不想在这类大气磅礴的音乐上落后太多,对她们都是很有感概和启发的。
秦放歌没来之前,她们讨论的也都是这个话题,来就有四个二胡手,其他姑娘中,会二胡的也不少,但比起黄静她们这几个专修二胡的,还是差了太多。连一向自信满满的黄静都不敢能很快拿下,她私底下就有先练习过的。另外一个二胡天才加奈子也差不多,她们也只能怪秦放歌这家伙太变态,他在作曲的时候,就赋予了音乐太多的东西和内涵不,在技术上,都让人十分头疼。
在黄静她们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针对钱淑媛的技术特征而作的,简直就是要她们学二胡的都来挑战一下自我。相比而言,他前面拿出来的那首战马奔腾,简直要容易太多太多了
钱淑媛对此自然是心满意足的,即便需要她用尽全身力气去挑战她自己的极限,克服技术上最薄弱的环节。感觉就像是木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她也只有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才有可能实现质变,从而在演奏水平上实现飞跃。为此付出再多努力,她都是愿意的,当然,这还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就是她要完成日常的学业以及乐团的排练演出,剩下的时间,才能用来练习这首特别有气势,难度也特别大的二胡协奏曲。
肖雨然也来凑了个热闹,但跟林宝卿和左书琴她们一众女生一样,都没在教室里呆太久,没到一点的时候,就各自寻地方或者练琴或者去宿舍休息。她们今天并没有安排集体排练,下午有课的还要继续上课。
秦放歌则跟几个二胡手留在教室里,关了门继续探讨这首曲子。曲子长难度也大,内中的各种情感情绪也多,远不是二胡独奏曲能比的。
譬如里面就有很多比之前战马奔腾,以及经典的二胡炫技曲赛马难度更高的一段o,里面也有涉及到战马的声音,因为是真的描绘出征的将士们,征战沙场,在辽阔的沙漠中浴血奋战的情况。
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意境代入其中也都完全不过分,因为写的都是关于边塞生活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诗,用音乐的形式表现,或者解读出来的话,肯定不是几个音符或者一段旋律就能完成的。
秦放歌到现在也完全不用跟她们分析每个乐章讲什么,比如第一乐章慢板主要写景写情,如同从军行诗中所写的那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时空跨度是极大的,不能简单去分析挑毛病怎么从青海看得到玉门关之类的,西域地大辽阔,民族众多,从军的情况也相当复杂。除了对景色的描写外,另外的重点就是离别之情了,相关的经典诗歌也多,不管是送人出塞的“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送人归乡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亦或是“无那金闺万里愁”,这别离之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第二乐章快板就主要描述将士们在边塞的生活,大漠风尘,黄沙百战,或夜战突袭,或堂堂正正,既有宏大无比的骑兵对决大场面,也有偏师奇袭的兵不血刃。
最后第三乐章则又是慢板,将士们对未来的期许和迷惘,对家人故乡的思念,满腔的热血和抱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也都集中在最后这个乐章里。
半个时左右的二胡协奏曲,每个乐章都在十分钟左右,时间比较长,也让秦放歌可以从容的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部都用音乐的形式,谱写下来。他创作好了之后,就看钱淑媛她们怎么演奏,和观众不同,她们作为演奏者,比如深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内涵,然后通过音乐的演奏,把这些东西,传达给观众。
秦放歌要她们把握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到音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