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道不求真(第1/4页)  鱼不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竟是阁主当面, 失敬了, 看来我打搅了一桩好买卖。”

    孟戚意有所指, 长信帮主被他这一句话得脸色发白,就差原地挖个洞钻进去了。

    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尴尬,以及深深的畏惧。

    长信帮主来客栈做什么?自然是想要卖消息给风行阁。

    ——前朝国师现身,奉威镖局竟然是齐朝锦衣卫?!

    要不是蔡老爷子把人认出来了, 他还不知道这煞星的来历呢!

    跑慢了, 消息就不值钱了。

    卖他人行踪牟利被苦主正面撞上……这已经让人头皮发麻了,更要命的是, 孟戚显然不像是宽容大度不去追究的人。

    联想昨晚的遭遇, 长信帮主就感到后颈发凉。

    喂蚊子这招数,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幸好他满身泥污,早年又学过些敛气的功夫,这才没有遭到野蚊重点“照顾”。长信帮主想到今日太阳升起时,见到龙头会诸人的惨烈模样,便有呲牙的冲动。

    看着都痒。

    长信帮主以己度人,觉得孟戚必然要找自己算账了。

    殊不知孟戚早就想到了更深处,他要追究的事也不是这一桩。

    “风行阁在江湖上名号响亮, 称一声如雷贯耳也不为过。”孟戚似笑非笑地看着那书生。

    “不敢, 吾等不过是市井末流,罗江湖人需要的消息然后卖之糊口, 如何敢在孟国师面前充大?”

    秋阁主神态谦恭, 完全不像是拥有显赫声望的江湖巨鳄。

    事实上风行阁已经触及了许多江湖宗派的底线, 虽然武林中历来都有做卖消息生意的组织,但是那些人都有顾忌,生意不敢做得太夸张,通常只是罗消息,整理一番再辨别真假之后就卖出。有时连谣言都卖,甚至会沦为有心者花钱故意散播谣言的地方。

    这才是大宗派眼里的江湖消息贩子,像风行阁这般不规矩的,就该早早消失。

    结果风行阁并没有消失,还把各地分舵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收了钱就毫无顾忌的泄露大宗派隐秘,连好些武林前辈年轻风流遗落在外的子女都知道,更别提一些道貌岸然之辈背后做下的龌蹉事了。

    恼羞成怒上门找麻烦的、想要灭口的、做了不能见光的事怕被人知道的……多不胜数。

    风行阁的安然无恙,证明其麾下高手众多,在各地分舵都有高手坐镇。比起这个,能探查诸多隐秘第一时间掌握各类消息,又是另外一项了不得之处。

    孟戚正是因为后者,才对风行阁留心。

    曾率戎马踏九州的人,太清楚情报的重要性了。

    太京牡丹坊那一番接触,令他对风行阁起了兴趣。在太京时还特意跟踪过这些人一段时间,最后发现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江湖人,跟官府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孟戚没有放松警惕,因为风行阁做生意的对象还包括运货贩卖的行商。

    张口能出各地粮价布价盐价,何处歉收何处丰裕,以及官员清廉与否……这是何等有用的力量?培养这个势力的人,目的究竟是什么?

    孟戚一边怀疑,一边又觉得自己多心,因为风行阁没有劣迹,还揭穿了不少人的罪行(虽然收钱),准确有效的商货情报令一些商队获益匪浅,同时缓解了某些地方高昂不下的物价,百姓受囤货缺物之苦少了。

    那些试图买下所有货物推高价格的当地商行,会遇到面对牟利心切赶来的行商,一船接一船,一天一车队,除非官府找个由头没收货物,否则什么商行能控得住行情继续囤货居奇?

    在朝廷官员看来,风行阁极其危险,且意图不明。

    可除此之外,它对百姓有更多的益处,又隐隐制约着武林中那些自以为能一手遮天背后作恶的宗派(一心要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