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秉烛夜谈(第1/3页)  医心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医心记最新章节!

    张惟昭在坤宁宫中遣走众人,枯坐窗前。

    虽然她的身体坐着一动不动,但是内心却正是狂风漫卷,天翻地覆。

    其实以前张荣鲲、太皇太后和陈见浚都曾经猜测过她是个“有来历”的人,但出于对神鬼天道的敬畏,他们并没有深究这个“来历”,而是接受了张惟昭所说的,童年时期曾经接受西域洋和尚教导,学到很多异本领的解释。

    这个时代资讯不发达,人们消息闭塞,所以对“异域”、“人”还抱有许多幻想,因此张惟昭的这套说辞还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

    但这套说辞应付别人可以,应对陈祐琮就不行了。他是与张惟昭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人。张惟昭所隐藏的这个重大秘密,就好像是他们“房间里的大象”,大象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一开始他们自欺欺人,假装这个庞然大物并不存在,但是,现在陈祐琮拒绝再保持沉默。

    张惟昭了解陈祐琮的感受。如此亲密的人,却在“从何而来”这个根本问题上向对方保守秘密,带来的伤害是很直接的。

    陈祐琮的父母和祖辈是谁,他是怎么出生、怎么长大的,他的痛苦和梦想是什么,以及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许多小细节,张惟昭都一清二楚。

    但是张惟昭的父母和家族,她的出生、成长,陈祐琮却一概不知。他所知道的只有张惟昭师从张荣鲲以后的种种经历。

    陈祐琮如果只把张惟昭当做他的高等妃妾,那么只要张惟昭是清白的、安全的,能够依从他、取悦他,张惟昭自身的种种情状、所思所想他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陈祐琮却是把张惟昭当做他此生唯一的伴侣,他要的是相互信任、相互扶助,心意相通。因此张惟昭的隐瞒对他来说就是难以忽视的痛苦。

    可是,真的要一一据实回答陈祐琮的问题吗?

    想到这里,张惟昭内心又是一阵紧缩。这是一个敬畏鬼神的时代,陈祐琮就是在这种文化气氛的浸染下长大的。而且,他受到的儒家教育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对鬼神要敬而远之,不讨论,勿沾染,而张惟昭,恰恰就是怪力乱神。假如他知道她只是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闯入这个世界的一缕幽魂,他还会这么愿意亲近她吗?如果他和她日益疏远,假以时日,他会终究容忍不了她的存在,想要除掉她吗?

    作为心理医生,张惟昭对人性的复杂多变有着充分的洞察。人对自己不能了解的人和事有着强烈恐惧和抵触,在这些情绪的掌控下,人会做出许多极端的事情。比如欧洲人在刚刚抵达美洲大陆的时候对土著的杀戮,因为根本没有把这些和自己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人当人看。再比如欧洲中世纪的焚烧女巫运动,因为不理解巫术的知识体系,所以非常恐惧。

    尽管张惟昭深信陈祐琮是一个善良、包容的人,但是她仍然不能确定陈祐琮知悉她的真实来历之后的反应是什么。

    毕竟在张惟昭的认知里,许多伤害就是打着维护善良和正义的名义进行的。她上一世就是被当做异端烧死的,烧死她的那些人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坏事,反而觉得自己维护了神明的尊严和道德的清洁。

    张惟昭设想了她对陈祐琮吐露实情之后的种种可能。最好的一种是,陈祐琮能够理解和接纳她不平常的经历,分享张惟昭从前世带来的经验和学识;其次,他不能理解,但是可以接受,就当是听了一场黄粱大梦,听完后,该干嘛干嘛;再次,他会抗拒和排斥,和张惟昭疏远,对她进行幽禁或驱逐;最差的一种情况,是他会恐惧和憎恨,要忍痛消除异端。

    张惟昭试图给出一个理性的评估,这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各占几成。但是,她发现她理性不了,想到陈祐琮会对她冷面相向,或者憎恶恐惧,她都觉得心如刀割。

    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