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8章 奔流到海不复回(第1/2页)  大明第一祸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第一祸害最新章节!

    当朝首辅一篇《论强汉的灭亡》令《大明皇家日报》的销售数量达到顶峰,数十年没能超越。根据事后统计,当期报纸在京师印刷厂刊印十次,南京印刷厂加印十五次,一共印刷了两百二十万多万份。

    其中至少有一万份是宫里要的。

    在弘治帝的暗示下,兵部驿递借用西厂物流通道,把报纸发放到各个王府。

    远在云南的黔国公府在第十天收到报纸,这绝对是驿递速度最快的一次。

    “王爷,驿承送报时特意叮嘱,若王爷有所感可往西厂投稿。”王府管家郑重其事地把报纸递给黔国公。

    黔国公沐昆看着报纸沉吟。一手盘玩象征黔国公权利的征南将军印,一手无意识地敲打案。眼神随着思考逐渐锐利,身边的管家感到浓烈的杀伐之气。

    “太子的得力手下刘瑾在云南逗留多久?”黔国公催促地问。

    管家很快回道:“三个月有余,因太子千秋节赶回京。听监督修路的西厂物流点百户说,刘公公事没办完,还会赶回来。”

    黔国公站在房悬挂的大幅大明舆图前:“太子命钱能的养子来云南替父道歉,每户人家赏赐一两纪念币。陛下赐还钱能从黔国公敲诈走的大部分字画。陛下和太子为何要补救云南的民心?”

    管家瞟了眼房整理摆放的往期报纸:“占城即将归属大明,安南视占城为煮熟的鸭子,岂能甘心占城被大明夺走。若安南用武力攻打占城,少不得云南的助力。”

    “安南使者至今未从京师归来,他们比我们更清楚京师的动向。”黔国公披上刘瑾送来的陶瓷护甲,“传令各卫所戒备。不可让安南军队踏足大明领土。”

    管家帮着系紧绑带:“国公爷准备投稿吗?”

    “家训有曰:事上必勤慎小心。既然是陛下想要各方表态,”黔国公在宣纸上大笔一挥,“马上投给西厂。”

    “强汉虽亡,威慑尤在。”

    黔国公留下力透纸背的八个大字,立刻赶往边界驻防。安南有很大的可能会调转矛头攻打大明,妄想让朝廷放弃占城。

    在辽东,定西侯蒋骥突击巡视各卫所布防。

    “去年辽东大旱,我们吃的粮食哪来的?”蒋骥扯着嗓门问。

    士兵高呼:“太子送来的。”

    “今年辽东水灾,粮食绝收,大家可有饿肚子?”蒋骥再问。

    士兵用尽力气吼道:“没有!”

    “那大家是想战死还是饿死?”蒋骥三问。

    “战死!战死!战死!”

    于是乎,定西侯蒋骥让军中文提笔,大肆夸奖河套养活整个辽东。士兵们宁愿战死抢土地种粮食,也不愿意活活饿死。

    ‘啪’刘健甩掉报纸,他背着手来回踱步,“非军功不可授爵。那群武夫巴不得天天有仗打。”

    和刘健想象的完全不同,宗室藩王、勋贵武将、大部分百姓,宁愿大明强盛而亡。

    对百姓来说,首辅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他们宁愿做强盛帝国的子民,也不愿低头做异族人的奴隶。元朝统治虽短,带给华夏的耻辱尤为深刻。何况五十年前京师守卫战历历在目。

    而士大夫无论在哪个朝代,都能混的不错。在元廷出仕的官员不在少数,江南跟着蒙古人日子过得极为滋润。

    勋贵武官们猴急地表态,文臣们还在谨慎的思考。这不是简单的一个站队的问题,这是决定大明未来的国策!谁也不敢冒然的在报纸上刊登意见。

    “老爷,瓦剌王子来访。”下人匆匆来报。

    这是刘健的文章上报后,刘府首次有人拜访。就连在集义殿,都没有找他商量事情。谢迁除了公事,不与他多说一句话。首辅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