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四四章小小私心(第2/2页)  三国之传承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让他来选,他更愿意成为孩子们的父亲而不是他们的主君!

    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文治武功超出前人无数倍的伟大君王,都会在孩子的身上栽跟头?

    甚至闹出父杀子、子弑父,这样的人间惨剧。

    比如说秦始皇,这个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大业的君王,就算是他之后有再多的暴行,但是历史对于他的功绩始终是认可的。

    但是他并没有逃过,皇家父子之间的惨剧。

    有传说说秦皇嬴政,就是死在他的十八子胡亥手上,随后胡亥又下了矫诏,杀死了他的大哥扶苏。

    如果大秦的继承人不是胡亥而是扶苏,那么还有没有项羽和刘邦的出头之日,这种事情谁都不好说。

    再说一说历史上,另一外伟大的君王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其人可谓是大唐建立当中,最大的功臣。

    但是在大唐建立了之后,他的父亲并没有选择他成为他太子,而是选择了他的长兄李建成成为大唐的继承人。

    这就引起了李世民对于他长兄的不满,李世民纠集起了他还是的旧将,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李世民杀死了他的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之后李世民逼迫他的父亲李渊,将皇位禅让给了他。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内任用贤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对外是刚柔并济、能屈能伸。

    最后他消灭了,大唐最为强大的敌人东突厥。

    这才有了后来延续数十年的贞观之治,这些都是李世民不容抹杀的功绩,但是李世民在成为皇帝之后,心中一直有一根刺!

    那就是他成为皇帝的途径,名不正言不顺,说白了就是他这个皇帝是抢来的,还是从他的父亲和大哥手中抢来的。

    所以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儿子教育,也形成了两个极端。对于那些有才能或者说有继位希望的皇子他十分的严苛。

    至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能,或者是没有任何希望继位的皇子,他采取的则是放任自流的办法来教育。

    他就是害怕他的那些皇子们,也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历史的悲剧还是在他们父子身上重演,他的嫡长子李承乾还是走上了的他老路。

    只不过是因为,李世民比较宠爱这个儿子,所以才在李承乾事发兵败之后没有痛下杀手,而是将这个儿子仅仅废掉了而已。

    并且为了保住这个儿子的命,李世民将他的皇位,传给了最没有帝王之才的一个儿子李治。

    这也导致了后世的武后。有机会谋夺了李唐的大好社稷!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