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0】白发对红颜(第1/3页)  低调大明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曾与张牧之有一面之缘,当时并不知道他就是张牧之,后来听父亲说起,得知他就是张牧之,很长时间都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由于张牧之本人不愿意公开身份,这件事情就暂且不讲。今天写这篇文章,是看到许多人在议论,有讲他写得好,也有人讲他写得不好。我很早就看武侠小说,年轻的时候为此挨过训,也没能搁下,恰好张牧之的两部小说我都读过,《射雕英雄传》我读了有三四遍,《神雕侠侣》也在读,所以也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张牧之通过《射雕英雄传》一作,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桎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文化深度,提高了武侠小说的艺术价值,促使武侠小说由旧入新,宋雅风先生曾评价说:“革武侠之旧,开一派之先。”我个人觉得这个评价并不过誉。

    《神雕侠侣》是《射雕英雄传》的续集,不少人更爱读《射雕英雄传》,不爱读《神雕侠侣》,自然也有人很爱读《神雕侠侣》,讲它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然而在我看来,作为《射雕英雄传》的续集,《神雕侠侣》中的侠,更多是对《射雕英雄传》的补充,《神雕侠侣》真正想要表达的,不是侠,而是情。

    《神雕侠侣》开篇第一回,回目叫做「风月无情」,张牧之用陆展元、李莫愁、何沅君之间的纠葛,还有一个曾在《射雕英雄传》里出场的武三通,来初步诠释他眼里的「风月无情」。

    《神雕侠侣》还没有写完,但目前已经展现给我们很多关于情的描写,武三通的情,陆展元的情,李莫愁的情,郭靖和黄蓉的情,欧阳锋的情,公孙止和裘千尺的情,武氏兄弟和郭芙的情,以及杨过和小龙女的情。作为这本书的主人公,杨过与小龙女的情,其实牵扯到了许多其他人物的情,比如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尹志平等。

    《神雕侠侣》写到现在,有些人的情已经了解,也有许多人的情还没有了结,这个时候去谈里面人物的情,未免有些言之过早,所以今天我想谈一谈张牧之写这些人物的情的时候,展现出来的人性。

    我们生在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时代,人性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程度的释放与尊重,但人性有善恶两面,有好也有坏,这都是人性,不是说好的是人性,坏的就不是人性。

    在《神雕侠侣》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陆展元被李莫愁相救,由此结识、生情,后来遇见何沅君,就背叛了李莫愁,这是陆展元人性里不好的一面;李莫愁在感情里遭到了背叛,由爱生恨,残杀无辜,这是她人性里不好的一面;武三通爱上了自己的养女,有违伦理道德,这不能算是人性里坏的一面,但他搅闹陆展元和何沅君的婚礼,罔顾发妻、儿子,就是他人性里不好的一面了;尹志平爱慕小龙女有违全真教的规矩,也不能说是人性中坏的一面,但他因一己私欲,趁人之危,强暴小龙女,这就是坏的了。

    这些人物在表现出坏的一面的同时,也有他们人性中善的一面。比如李莫愁对郭襄的怜惜与疼爱,黄蓉逼她在自己和郭襄的性命之间做抉择,都觉得“她迟疑了这么久,实已不易……单凭这一念之善,我便须饶她一命”;比如尹志平在施暴之后内心的不安愧疚,在蒙古威逼之下凌然不屈,舍身救小龙女,亲口听她为自己求情之后,自杀谢罪,这都是尹志平人性里善的一面。

    不过李莫愁、武三通,乃至于裘千尺等,看起来都是为情所困,因情而至疯至魔,实则「情」亦非真正的「因」,真正让他们入疯入魔的还是在于他们的性格、意志、本心。

    杨过和小龙女作为《神雕侠侣》的主角,既是师徒,也是爱侣,深爱彼此,又互为劫难,失贞、断臂,皆由此来,种种坎坷,比李、武、裘等人并不稍减磨难,但抉择全然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