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脑洞大开的李二(第2/4页)  仙秦多元宇宙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房奴勇士豪横?至于大义,崇祯就是大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下,还有啥好争的?

    至于起兵造反逃到后金,那是白痴才会产生的想法。但凡在大明能活下去,谁愿意投靠后金呢?

    借助着大胜,崇祯彻底掌握了蓟镇、辽镇这两个兵额最多,实力最强的边镇,同时还掌握了大量辽东的土地、人口。

    到了此刻崇祯的威望已经有了,他甚至可以随意下发中旨。

    所谓的中旨,就是没有文官大老爷们承认的圣旨。

    按照此刻的朝廷流程,一封完整的圣旨,书写者可以是太监可以是文官,但圣旨的发出者一定是天子。在起草完毕之后,必须经过内阁的同意,再走上几个程序,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圣旨。

    在这个流程中,朝廷的六科官员,是有权利将圣旨打回来的。如果圣旨的内容对文人不利,六科官员完全可以高举祖制的大旗,将天子的圣旨打回去。

    然后这道圣旨就作废了。

    如果天子强行颁布圣旨,而文官又不同意,那么这样的圣旨就是中旨,是不合礼法也不合规矩的。

    至少文官们觉得,这样的圣旨不合规矩!

    所以如果你以后还想在文官群体里混下去,那么你就一定要有节操有骨气,面对这样的中旨,你该做的是拒绝!

    如果某个文官敢不拒绝中旨,甚至是接下中旨,那么他就是文官群体的叛徒,他就是异类,不仅仅他要受到全体文官的排挤,连带着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他的家族都要受到影响!

    甚至在他接下中旨的那一刻,便立刻会有御史上书弹劾他,大量的罪名会直接落到他的头上,哪怕天子力保,名声也彻底臭了。

    可是文官老爷的这套做法,也就欺负欺负万历、天启、泰昌这种自幼成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的宅男皇帝而已。

    要是朱元璋、朱棣这样的,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

    所以当崇祯打赢了后金,并建立了京观之后,文官们就主动缩了。至于反驳崇祯的圣旨,说圣旨不合法不合理的事儿,更是一次也没有发生。

    其实如果崇祯光是大胜的话,文官们也不一定鸟他,看看正德就知道了,正德也很能打,还带领军队打败了当时入侵中原的小王子,打的小王子在正德活着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南下。

    可文官是怎么对待正德的?

    文官们的史书上关于这一战的记载大约是这样的:正德和小王子大战一场,此战持续一天一夜,正德亲自手刃一名蒙古人,此战共计斩获蒙古牧民数十……

    至于这么记载是否合乎逻辑,文官们根本就不在乎。

    脸是什么?

    不知道!

    不要追究细节,问就是天子失德!

    再问的话,那你的成分就有问题了!

    你还是不是士大夫的一份子?

    如果崇祯的脾气像正德那样好,那么他的待遇估计和正德也没多少差别,但是崇祯元年的大案,已经证明了这位少年天子脾气并不好,他是一个不在乎名声,真的敢杀人杀文官的皇帝。

    所以面对真正的硬茬子,文官们缩了,缩的比崇祯想象的还要快!

    不过崇祯却留了一个心眼,他还是没有回到北京,直接在辽镇建了一个临时行宫,同时处理天下大事。

    两年后,蓟镇、辽镇改革完毕,人口、土地彻底被崇祯掌握,老百姓和崇祯之间没有中间商。

    所谓的中间商,指的就是小吏、官员、乡绅。

    朝廷征收辽饷,一个百姓征收十文钱,然后到了底下小吏征税的时候,一个百姓就要征收一百文钱。

    而到了朝廷手里的十文钱,花出去的时候,吏部先漂没两文钱,到了底层士兵的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