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你不仁我不义(第2/3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一样的话。

    而最终,林漪澜也做出了和自己一样的选择,那就是顺从徐太后。

    林氏满足徐太后心愿的方式,就是做人质,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也是徐太后最希望看到的。

    身在淮南的徐策如今生死未卜,安定侯府只剩下两个女主人,一个是有孕濒死的傅锦仪,一个是多病柔弱的林漪澜。在她们当中,徐太后选择将林漪澜囚禁在晋国公府,将傅锦仪放出去。

    她的选择很合理。其一,林漪澜是徐策的生母,傅锦仪只是他的妻室。妻室过世可以再娶,母亲却只有一个。想要威胁一个男人,所用的筹码最好是母亲而不是妻室;其二,徐策掌控城防营这些年,林漪澜热衷于吃斋念佛,从不插手政事;倒是傅锦仪,成为了与徐策心腹一样的左膀右臂,帮他周旋朝堂内外。徐太后想把事儿办成,理应动用傅锦仪这颗有用的棋子,而不是林漪澜这个没用的装饰。

    傅锦仪静静地望着里头的人影。很久很久,林漪澜都不曾回头,也就没有看到她。

    等她实在站不住的时候,她不得不艰难地挪着步子,在七夕的搀扶下缓缓离开。她走出一扇又一扇的拱门和高墙,当她再次从晋国公府的角门迈出来的时候,她抬头望了一眼澄澈碧蓝的天空。

    天气虽还有些炎热,倒也是秋高气爽之景。

    傅锦仪的唇角缓慢地勾起来了。既然徐太后不仁,就不要怪她不义。

    做臣子的忌讳是贪婪。其实,就算做君王,太过贪婪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徐太后想得到的太多了。明明已经是老迈的寡妇,却不肯清心寡欲;明明是先帝的皇后,却妄想延续新朝的权势。

    傅锦仪的神色渐渐冷了下去。她垂下头,平静地收回目光。

    ***

    八月二十五日的夜晚,北风呼啸而过之时,天气骤然凉了下去。

    只是,京城的时局,却已经越发灼热如火,人心躁动难安。

    而这种躁动,连佛门重地都不能幸免。

    “安定侯夫人,安定侯夫人!”明觉寺里,致远师父惊叫着,一路奔行至傅锦仪所居的竹林小舍,将竹门拍得震天响。

    她拍得手都痛了,里头的锁扣才缓慢而凝滞地滑开了。傅锦仪的头发半挽着,一身雪白的细棉布里衣,外头随意罩了一件孔雀裘,淡淡道:“我不过刚睡下——出什么事了?”

    致远的话卡在喉咙里,她呆滞地望着眼前这位瘦弱、貌美却通身贵气的侯夫人。

    “这……安定侯夫人,您,您是刚回来吗?连发簪都……”致远一向憋不住话,张口结舌地问道。

    傅锦仪一把抚上自己发髻上插着的一支锦绣碧玉坠东珠的鸾鸟簪子。

    致远师父说的没有错,她今日一早去求见太后,在晋国公府里耽搁了不少时候,后来告辞离开,又去了另外的地方……也是一刻钟之前才回了这间竹林小舍,将厚重的朝服褪下,金冠散落,这支价值连城的、皇家作为诰命册封一同赏赐下来的簪子却还没来得及拔下来。

    “致远师父猜错了。”她随意道:“是我在挑选明日佩戴的首饰,命人将匣子拿进来挑选试戴而已。怎么,致远师父有何要事?”

    致远见她不愿意说,也就不敢再追问了,大口地喘了两口气道:“安定侯夫人您还不知道吗?宫里头……宫里头出事了!”

    傅锦仪朝她摆了摆手。

    “宫中能有什么事儿?再则,就算出事,咱们是在佛门里修行的人,怎能被那些俗务所叨扰呢。”

    致远呆愣地看着她。

    “您,您不觉得惊慌吗?”她讷讷道:“您是大司马大人的正室,是太后娘娘亲封的郡主,您……”

    “我一直都周旋在皇族和朝堂里,是吗?”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