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4章 分析世界主力舰载战斗机(第2/3页)  大国战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准飞鲨们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际上这是我军的老传统了,而且是极具威力的好传统,核裂变一般的效果。

    一拖二二拖四四拖八……

    莫仁安和老陈头把李战等四人塞进赴法军事交流代表队里的初衷是让他们这些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的尖子去见识一下世面学习学习外军的先进经验,因为部队现阶段的训练难度对他们来说能起的效果已经很小,而部队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另外开设一个单独的训练课程。

    结果大家都想不到李战取得如此亮瞎世界人民眼睛的战果,因此带来的是海司也感受到了鼓舞和压力,自然而然的压力传到了沈霍伊,直接的结果就是沈霍伊一口气交付了三架歼-15,于是开设高级课程的飞机有了……

    新交付的三架歼-15成了高级训练小组的用机,而037号歼-7GGH则成了初级训练小组的用机,从李战的备份机沦为了公交车——谁都可以上。

    再开回歼-15,李战对舰载战斗机的感受就越发的深刻了。

    针对部队内部地舰载战斗机存在的一些争论,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在高级训练小组的理论课上对大家说,“世界上能够称之为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的有三种,一种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歼十五,与俄罗斯的苏三三系出同源,归为一种。自F-14退役后,第三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大旗就只有咱们的歼十五和俄罗斯的苏三三才能扛起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第三代主力舰载战斗机,大黄蜂和阵风,这两种机型是同一量级,最大起飞重量都在二十三吨左右,是中型舰载战斗机。但是,超级大黄蜂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十吨,而法国人打算给阵风M换发动机,使其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二十六七吨的级别。”

    “说明什么?说明经过那么多年的实战使用,美海军和法海军的共同结论就是重型舰载战斗机才更加的符合现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别忘了,我们的歼十五在使用滑跃起飞方式的时侯起飞重量比不上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海上空中作战的特点是第二次打击决胜,大家都是研究过二战期间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历次战役的,最明显的是中途岛海战。抛除情报战线的领先优势,美军迅速形成第二次打击能力是他们取胜的关键。换言之,载弹更多滞空时间更长的一方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曹复飞举手问道,“那F-35呢?美军的第四代中型通用战斗机,以后这款战机会全面替代超级大黄蜂。”

    “首先,F-35的最大起飞重量和作战半径并不差,虽然是单发中型战机,但是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超级大黄蜂。这款战机的厉害之处是以中型战机的体型和单发方案做到了与第三代双发重型战机的许多指标一致甚至超出。但是,这款战机的缺点同样非常的明显,比如它的自然生存力就比较脆弱。按照美军过去几年军事行动的经验,F-35不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我个人认为,这款战机更像是F-16系列战机的替代者,其海军版本优势并不明显。”

    李战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提起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鹘鹰战机,虽然它有了正式编号,但那个飞机却不属于部队委托研究的型号,而是沈霍伊自己搞出来希望能够得到订单的第四代中型战机,希望能够和第四代重型战机形成高低档搭配。

    “歼三十一远远没达到讨论是否上舰这个问题的阶段,据我所知海空军对这个飞机都不太满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航程和载弹量都达不到要求。我们没有很多海外基地,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拥有多个航母战斗群,所以我们的飞机的滞空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的久,能装更多的燃油更多的弹药遂行时间更长的任务。因此,在我看来,除非沈霍伊让歼三十一飞得更远装得更多,否则海军大概率不会考虑它作为下一代舰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