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36 长安百姓,竞备佳节(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让人感到愉快,爱屋及乌之下,也就对徐俊臣有所改观。
    倒也并不是说朝臣们全都势利至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混淆是非。
    一则徐俊臣最让人诟病还是武周时的那桩桩恶行,可是到了今上当国,类似的事迹便少了许多,当然这也是因为凡所历任也都没有让他没有作恶的机会。
    二则自武周朝以来,时局板荡有加c反复无常,到如今仍然活跃在时局当中的,武周时期的旧人已经不占主流。许多时流没有直接受到酷吏们的迫害,心理上要原谅徐俊臣这样一个酷吏中的代表人物要更容易些。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安居真的大不易,此前物价已经不低,随着朝廷中枢迁回,生活成本则就变得更高。官员们虽然各自都有自身的道德操守与坚持,但与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并不相悖。
    朝廷在常俸之外的物料给赐,也是官员们日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长安城商贸发达,就算朝廷赐给的物料并不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也能灵活变现,再就市采买实际需要的物货。
    所以与其说是官员朝士们对浪子回头的徐俊臣有所改观,不如说是朝廷酬犒士力的规章制度深合人心。皇帝不差饿兵,今上对才士的看重与犒奖,让朝臣们倍感自豪与幸福。心情变得开朗,心境也就变得豁达起来,就连徐俊臣这种货色都因在事中而有幸获得世道的包容。
    朝廷这一次赏赐的物料虽然极好,但许多官员早已经打定主意不会自己享用。眼下时令已经到了晚春,再过两三个月,许多时令菜蔬瓜果便会陆续上市,无谓贪享一时的口腹之欲,还不如趁着行市卖个好价钱,换来钱财给家中增添一些必需品。
    朝士们想要售卖朝廷赐给的物料,除了家奴们可供差使外,还会有两市商贾亲自登门验收,而且在价格上也不会压得太低。
    除了讨好权势之外,也是因为朝廷赐物质量与行情都有保障,只要手中有货,便不愁售卖。除了一些章法限定的禁品之外,其他大多数赐给物料,在市场上都深受追捧。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许多朝臣刚刚在皇城领取赐物后还没来得及到家,京中两市商贾们便活跃了起来,游走诸官宦门庭商谈采买事宜。
    毕竟两天后便是上巳佳节,若能赶上这一波旺市并善加运作一番,几天的收获可能就赶得上一年的辛苦。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之中,谁掌握的奇货越多,自然也就能够更加的引人关注,收获更多。所以朝廷在节前所赏赐的这一批物料,也恰好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大唐民风旷达热情,远不像后世那么刻板沉闷。除了朝廷与官商们筹备节庆事宜之外,民间也都因此忙碌起来。
    曲江池周边本就是踏青游乐的好去处,随着令节渐近,附近也更加的热闹起来。民众们早早的至此占据一个观戏的好地界,曲江池周边也因此帐幕层叠,几无闲土。更有许多闾里游侠少年们鲜衣怒马c结伴巡游,竟日于此嬉闹c踏歌不休。
    作为长安城风月胜地的平康坊,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份热闹。早多日前,平康坊诸多楼馆们便忙碌了起来,赶制新衣,练习新曲,务求色艺惊艳c邀宠欢客。
    早年圣人仍在潜邸中时,途过长安戏弄风月c搞出的花魁戏,也都被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特别今年乃是圣人履位至尊的开元元年,平康坊这些色艺中人自然也都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蹭热点的机会,虽然不敢直接的旖旎扰上,但也都发愿要把今年这一场花魁戏搞得盛大辉煌,以装点治世晏然。
    所以平康坊诸优伶伎女们早多日前便闭门谢客,开始勤练才艺,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盛会。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难亲芳泽,还有一类人是例外,那就是公认颇有诗律之才的风流人物。
    这一类人非但不会被拒之门外,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与追捧。平康坊伶人们为了求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