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会儿,家人们所乘车驾已经停在关前,李潼也没急吼吼上前见上老婆们一面,只是吩咐潼关守军将车驾引入关内安置。
    等到家人们并装载着家私的车仗入关之后,潼关关前还有一驾大车停留未动,车前张以青旗,殊异余者诸类。能有如此待遇的,自然只能是二王之后c介国公宇文庭立。
    此时雍王c潞王并行台众官佐站立在关门前,而朝廷的禁军甲士并使员们则聚集在介国公车驾周围,雍王既没有使人上前礼问,介国公也并不下车相见,气氛一时间就有些尴尬c且透出一股肃杀。
    “禀雍王殿下,介国公今次同行,正居车中”
    良久之后,左卫中郎将杨知庆趋行至前,开口说道。
    “所以
    呢?”
    李潼闻言后,神情淡然的反问一句。
    杨知庆自然感觉到雍王情绪不佳,闻言后只是尴尬一笑,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程政见状便也上前,大概觉得刚才与雍王交谈气氛还不错,于是便入前笑语道:“介国公雅为国宾,尊在王公前列,既入关前,礼当迎见。”
    “谁人教此妖异之言!”
    李潼刚才还是淡笑着,听到这话后脸色却陡然一沉,顿足怒声道:“若朝廷真以国宾之礼相待,荣养都畿,我自当出入趋迎介国公!但何者乱臣,进此妖用,竟使介国公蒙尘逆旅c走使劳顿!行台甲力盛养,所待匡正,介国公但有一言斥我失礼,我自率甲入都,斩此乱臣!若不然,承恩殊加镇国重号,介国公见我不拜,所恃何者!”
    “请介国公落车!”
    听到雍王殿下斥声,潼关众将士顿时捶甲怒号,一时间声震于野,甚至就连大河涛涛浪声都被压过。
    关前众朝廷将士们闻此呼喊声,一时间也是骇然色变,普通士卒尚且不明所以c唯是惊悸,但两名南衙将领并介国公车前诸使员则就神情惊变,心中暗呼糟糕。
    国朝二王,周介公c隋酅公,此二者地位超然,为国宾友,不入臣班。太宗贞观年间,送樱桃给酅公,言奉则以酅公为尊,言赐则以酅公为臣,最终是听从虞世南建议言饷。从这一点,可见二王之后地位超然。
    所以按照正常的礼仪制度,雍王见介公是要作礼尊敬,当然前提是介公乃二王之后。
    但在永昌年间,唐家所尊的二王三恪发生了变化,以周c汉为二王,舜c禹c汤为三恪。这当中的周可不是北周介公,而是先周姬氏。
    这一次改立二王三恪,虽然是武则天为自己代唐履极而做的准备工作之一,但毕竟是以大唐朝廷的名义而定。
    如今国业虽然归唐,但这一前制却没有明文改变。毕竟李旦自己都还没有返回关中祭祀祖陵,就不要说给二王之后正名c恢复地位了。
    介国公地位超然,一则在于唐家创业以来的积习c从武德以来便以周隋为二王之后,二则就是其家之于关陇勋贵群体的非凡意义,毕竟就连八柱国之家都是端过宇文家饭碗的。
    但其实从正规的礼法而言,介国公的地位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认不认看你自己的态度。
    这就是李潼恼怒的原因所在了,朝廷以介国公西来,就是为了逼他表态。
    他如果向介国公见礼,那就代表着认可朝廷革命以来各种礼法改制,包括目下朝中裴炎平反等一系列热点事件,甚至需要考虑该不该迎皇帝西归祭祖。
    可如果他不向介国公见礼,那就是否定所谓的革命成果,否定自身在革命中的功勋,乃至于是与关陇集团划清一个界限。
    毕竟,二王如今虽然不得法礼承认,但长久以来就是关陇集团所信奉的唐业正统来源。任何质疑这一点的人,都可以说是关陇集团的敌人。
    二王三恪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宾朋的礼法问题,更直接决定着王朝法统性有何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