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致使天下大乱。
    “邓万岁所以能高任果毅,是天授年间北邙演武,诸军之中勇夺第一,得圣皇陛下亲授嘉奖。”
    赵长兴讲到这里的时候,神态间也是满满的羡慕。
    所谓学成武艺,货于帝王家。世道中从来不乏志力俱有c时刻准备的人,但机遇却未必能够降临每一个人。邓万岁有这样的机遇自然羡煞旁人,但其他寂寂无名者未必不勇。
    诸如赵长兴自己,如果不是得到代王的赏识推荐,也未必能够选入千骑精军,大概率是在千牛卫充当仪仗混日子,等到年龄大了被扫地出门,平平淡淡了此一生,满腔的血勇志气都消磨在这枯燥漫长的等待中。
    行途中,李潼又随口打听了一下其他几员果毅的情况,有的是原百骑官长攫升,有的是功士加授
    。赵长兴等人入此时间也不长,只能讲解一个表面的大概。
    除了一个名为陈远的果毅明确是被武攸宁从羽林军调补千骑的之外,别的兵长似乎跟武攸宁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联系。
    当然,李潼也不会就此松懈,他此前从来没执掌过千骑,都能在当中埋伏下一个棋子,更不要说武家人常年执掌北衙军权了。
    所以接下来他是打算循序渐进,将千骑内部的人事关系换新一番。之所以并不计较武攸宁取走兵符,也是初步明确划分一下各自职责,他掌管千骑营事,武攸宁掌管出入值宿。
    彼此制衡,这也符合他奶奶安排他分押千骑的用意。李潼准备在熟悉宿卫流程并将人事关系初步梳理清楚后便动手,从千牛卫和别的卫府调一些人来补入千骑,并从千骑内部发掘提拔一些营卒卑士。
    如果武攸宁从中阻挠,到时再下手争抢武攸宁手中兵符,也算是事出有因,不是胡搅蛮缠的揽权。
    队伍渐近玄武门的时候,有羽林军宿营,左右各有一处,常年驻兵千余,也是玄武门最重要的守卫力量。不得羽林将军的许可,哪怕千骑也不能随意进入大内。
    李潼站在宫门侧方,着甲士前往右羽林衙堂请求符令,过了足足小半个时辰,才获准进入玄武门。可见武攸宁余怒未消,逮住机会就要拿捏一下代王。
    李潼对此也不以为意,小孩子才耍性子,等老子抓住机会,直接就砍了你!
    玄武门内是左右飞龙厩,常备战马六百余匹,也是千骑将士专属坐骑。一旦宫中有变,将士可以在此上马披甲,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出击定乱。
    李潼行过闲厩,道左见到一个熟人,那就是老太监杨冲。杨冲年纪虽然不小,但精神仍然矍铄,见到代王戎装行来,倒也没有什么外露的情绪表达,趁着入前见礼之际,小声说道:“殿下日常提用马力,宜首选左厩。右厩内常侍苏永,不是同行。”
    李潼闻言后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这些人事相关,此前所以不说那是没有必要,现在他已经入事北衙,相关讯息自然也要补充起来。
    飞龙厩占了禁中玄武城将近一半的空间,再往里便是千骑的内直堂,入直禁中的千骑将士要在这里集结分遣。
    日间在直的果毅名为张驰,三十多岁,同样也是膀大腰圆的孔武形象,入前见礼,诸令交割完毕后便率众退出了玄武城,回到曜仪城的宿营休整。
    李潼登堂之后,看着邓万岁分遣士卒各自就位,诸多细节默记心中。
    按照赵长兴的说法,如果这个邓万岁在军中不阿不党,全凭圣皇赏识的话,那么无疑就是他奶奶的死忠,李潼也没有信心将之拉拢过来。而且其人在营中威望极高,真要就是死倔,那也得做好关键时刻替换其人的准备。
    “禀大将军,巡卫诸事已经安排完毕,大将军若无教令更改,卑职便率营卒出巡了?”
    邓万岁的汇报声打断了李潼的思绪,李潼闻言后便点点头,然后便也步出直堂,看着诸将士在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