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77 官拜司礼,攸宜托财(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宗室担任外州刺史,比如吴王李恪的儿子们,但李潼跟他们这些人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就算外放,未必会是以他乐见的那种形式。
    眼见武攸宜一副死了老子的神情,当然他老子是死了,但这家伙肯定不会那么长情的悲伤,李潼倒也不好意思做什么夸张惊喜表情,入席坐下,也学武攸宜叹息一声:“我与留守,处境相类,官秩高低,不过圣皇陛下一念的取舍,雷霆雨露c俱是君恩。留守承眷,不可谓不深刻,仍然不免为人情所损,我倒深盼能随留守同归,西京此境实在大不可留。”
    听少王这么说,武攸宜倒生出几分患难与共的心情,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我与河东王也算共事,虽然遭逐,但见少王能凭此再进,也称可喜。可见这件事还是恰入君王肺腑,并不是趣闹败坏。”
    “留守能这么想,那是最好。我与留守在此事中是一绳所系,患难与共,留守痛失家私c权位,我则险遭人害,如今却要伤感话别。留守抱憾而去,我则痛失人势,我是深盼留守休息之后能再勇行途中,不要淡忘了今日这一份相携艰行的情义。”
    武攸宜听到这话,更是感念不已,叹息道:“患难之际,最见真情。往年居此,人畏我官势,美声频频。如今能再赠暖心之言的,漫望西京,怕也只有河东王了。”
    讲到这里,他眸光又转为凶恶:“近日不乏人邪言间说,言西京风波c应在少王,你入城后便多事端。奸徒害我犹不止,还要离间人情,真是可恨!彼此同事的情义,王虽荣显,我则落魄,但自知何事害我,对河东王则没有什么妒羡。若无奸流弄事,我与王并美此中了!”
    听到武攸宜这么明辨是非,李潼不免大有安慰。
    “奸徒以为将我谤出事外,他们恶迹就能掩盖?真是笑话!陛下召我归都,也是存意保全,不让我再陷此人情泥沼,至于西京那些奸恶,自然有人入此仔细盘查!”
    李潼闻言后便也连忙问道:“那么留守可知继任者谁?”
    他是真的好奇他奶奶会派谁来接手西京这个烂摊子,他姑姑传信只是告诉他被任命为司礼少卿的事情,上层的人事变动则还没有门路查探到。可见如今他姑姑或有干事之心,但本身还是政局中一个边缘人物,最多做一做他奶奶的智囊心腹。
    “是魏元忠,他将接任西京留守。”
    武攸宜对此倒也并不隐瞒,闻言后便随口回答道。
    听到武攸宜的回答,李潼既有些意外,不过想想也是正常。
    魏元忠这个人年初虽然遭到贬谪,但仍然是他奶奶的心腹之一,其人几不三也不四,还非武,政治上足够清白,能力又足够强,派来接替武攸宜也正合适。
    由此也可见武则天并没有被关陇勋贵们的群声惊扰到,主意仍然拿得很正,并不派一个亲近关陇的人特意示好。说到底,这些关陇勋贵们眼下也就那么回事,如果没有李潼用心铺陈的一个局面,这一次怕都不能弄走武攸宜。
    只看窦家这一关陇豪族,就算下手,只敢烧烧武攸宜的私库,大的计划根本就没有,你给人挠痒痒呢?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不过得知是魏元忠至此,李潼还是不免有些担心。魏元忠这个人并不是典型的士大夫,做事不拘一格,像是旧年护送二圣前往神都,便懂得利用郭达之父这个民间豪义人士来弥补官军力量的不足。而在垂拱年间平灭徐敬业谋反时,也表现出极高的才干。
    这样的人到西京来,李潼担心故衣社的布置可能瞒不住。不过眼下倒也不必过分担心,魏元忠年初被贬,眼下还在涪陵吃榨菜,紧赶慢赶到西京来也得一两个月时间,李潼还有时间做一些调整布置。
    武攸宜今次来见少王,当然不是拿自己的失意逗乐少王,说过几句知心言语后,便直诉来意:“河东王是深知我的家事,今次我是群贼加害c因贿入罪,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