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第1/3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辞当然不会知道, 就在一街之隔的酒楼里, 两位好友正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瞧。

    他的全副心思,都已放到张亢新提出的这一军略上了。

    张亢若是个甘心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地等逐步擢升,熬出资历来的性子, 就绝无可能行弃文从戎之举, 自毁众人眼中光辉灿烂的好前程。

    他很是清楚, 转换武职之后, 要趁着官家还对自己有那么一点兴趣, 顶头上司又是肯聆听意见、不夺人功劳的好, 更得加紧脚步, 抓住这一时机做出一点成绩来。

    这样才好让人对他刮目相看,自己也从而站稳脚跟。

    在大局的军略布置上, 他官微言轻,饶是有陆节度支持, 也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

    思来想去, 他将目光转向了吐蕃。

    可想而知的是, 以思略素来保守求稳的宋廷做派,定然会派出使者,设法同如今当政的论逋温逋奇取得联系。

    要想争取吐蕃出兵,恐怕不易, 但要让本就能从中得益的温逋奇于金银财宝堆砌起的恩情下袖手旁观, 应是极为轻松的。

    张亢却不愿满足于此。

    他决定另辟蹊径, 除却朝廷将有的布局外, 再开辟一条可行的路来,设法将吐蕃这一股势力能起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他深吸口气,一抬眼,对上了陆辞温和而鼓励的目光,心里那点细微的紧张和忐忑,便被驱散大半“现今吐蕃旁支繁杂,最强数股,皆聚于河湟,约有百万之众。”

    陆辞颔首“吐蕃雄兵,不可轻视。”

    于大宋也好,西夏和大辽也罢,幸运的是吐蕃人自唐末开始,就一直忙于内斗。

    在数不胜数的动乱、叛变中,不到最终四分五裂,吐蕃仿佛是不会收手的了。

    即便是在十数年之前,实力最强的李立遵和温逋奇挟持真正的赞普后裔唃厮啰,将其立为傀儡赞普,也只是在表面上勉强引得其他吐蕃部归顺,暗潮依旧汹涌。

    尤其李立遵与温逋奇二势,在短暂的合作后,又开始彼此明争暗斗,争夺权力,再次让吐蕃陷入一片混乱,也给了身侧西夏的发展之机。

    温逋奇对宋廷的感官,其实颇为微妙感激的是宋军将一直同他争锋相对的李立遵枭首,也直接导致了李立遵旧部的消散;不快的是被宋军杀得溃不成军,仓皇逃窜,成为旁人笑柄的,也还是吐蕃分支。

    不论如何,温逋奇还是抓紧了这一机会,将赞普迅速挟往自己老家邈川。

    接着,就在他政权最为稳固的这个地方,建立起了新的王都。

    “现温逋奇占尽天时地利,”考虑到唃厮啰的心不甘情不愿,这人和姑且不提,陆辞中肯道“只要他不掉以轻心,步步为营的话,那吐蕃离大局落定,应是不远了。”

    尽管还有几股实力较为强盛的吐蕃旁支蠢蠢欲动,但都不成气候,除非他们能摒弃前嫌,联合起来对抗温逋奇,否则是不可能与之抗衡的。

    而吐蕃各部若是能握手言和,齐头并进的性子,就没有这几百年的混战了。

    张亢强按下激动,舔了舔干涩的下唇,压低了声音道“陆节度所言不差,然而温逋奇的完胜,却还有一个至关要命的弱点。”

    陆辞想也不想道“唃厮啰”

    张亢颔首“正是。”

    唃厮啰虽为至高无上的赞普,却只是对于吐蕃的普通百姓而言。在争斗不休的各吐蕃酋长眼中,却只是一块可以利用的、不折不扣的香饽饽相当于传国玉玺的存在。

    分明血统尊贵,却自晓事起便颠沛流离,遭人挟持,成为朝不保夕的傀儡。但凡是有血性和野心的,处于他这等处境中,又怎么会甘心坐以待毙

    见陆辞微讶,张亢心知有戏,又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