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被骨骨醉的太后(第1/3页)  快穿之叫妈也没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双方对峙的情况下,  没有传国玉玺的七皇子“名不正言不顺”地匆匆登基了。

    七皇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劝阻他不要急于登基并且不肯下令“清洗”后宫的王皇后给秘密幽禁在了宁福宫。

    他皇位不稳,后宫被那高贵妃把持多年,  天知道这偌大一个后宫里有多少她布下的暗子

    为着他自己的安全计,  为着皇位计,  当然要把后宫反复“清洗”几遍才能安心。

    王皇后心慈手软不肯下令“清洗”后宫,  纯粹就是妇人之仁七皇子借口高贵妃埋下的人手害得王皇后中了毒,打着“母后震怒,朕欲为母后报仇”的旗号,他提起屠刀在后宫展开了血腥杀戮。

    诸位大臣们虽说对他这大开杀戒的行为颇有微词,  然念在他一片孝心的份儿上,却也并未对他有过多苛责。

    七皇子没有大婚,  王皇后被“暗害”导致中毒后“卧床不起”,宫务不能没人管理,七皇子的亲娘赵氏被封为了“圣母皇太后”执掌后宫。

    清理了卧榻之侧,七皇子才有心思去对付三皇子,他发檄文称三皇子是“逆贼”,三皇子就发檄文称他“窃国”,  两个人隔空打起了嘴炮。

    七皇子说他有先皇的诏书,  有众顾命大臣可作证,  先皇属意他接任大统,让三皇子速速束手就擒才是正经。

    三皇子就言说诏书既不是先皇笔迹,又无加盖玉玺,此物纯属捏造,  而所谓的顾命大臣,要么是被他给蒙蔽,要么是跟他有勾连,想博一个从龙之功罢了,而自己就不同了,父皇于病榻之上亲手把玉玺交予本王,就是属意本王接任大统。

    彼时的人们,开战讲究个师出有名,三皇子并七皇子始终没有打起来,那就是因着他们始终没有这个“名”。

    国内风调雨顺已久无战事,除了个别野心家,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都不愿轻启战端,俩人的嘴炮一来一往打了半年,直到高贵妃想出了一条毒计才算了结。

    来到陪都这么久,家国大业居然连一点儿进展都没有,高贵妃不舒服了,这得拖到什么时候去难道还拖到本宫七老八十不成她咬牙切齿想出了一条毒计“没有名,哀家就给他造一个名出来。”

    她派出使者秘密接触新皇帝,告诉新帝她同三皇子经过这半年多的苦熬,早已是后悔不迭,当初真真不应该脑子一热就拿了玉玺走人,搞得现在骑虎难下。

    如今她同三皇子已有悔意,虽有心想回去,只是担心向来同自己不睦的王太后借此发难,如若新帝能将王太后处以骨醉之刑,自家母子愿将传国玉玺双手奉上

    七皇子一听这话,登时被传国玉玺给刺激的神志全无。

    王皇后不出手帮他争取太子之位早已令他不满多时,现如今自己已经登基,只待得了传国玉玺,自己就是天命神授的皇帝陛下。

    因着“清洗”后宫之事自己把王皇后幽禁于宁福宫长达半年之久,只怕她心底早已恨毒了自家母子,偏她又占了身份大义,如若把她放出来,怕是非但帮不了自己分毫,反倒还可能对自己处处掣肘,此人当除去

    有了这个念头,对于高贵妃的要求,他磕绊儿都没打一个就同意了。

    以骨醉之刑戕害养母,此行太过恶毒,如若让众臣工们知道了,必定不能善了,七皇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敢让外人知晓,就找来了自己的亲娘赵太后商量。

    可怜赵太后,在后宫苦熬了十几年,才不过升到了嫔位而已,现如今儿子一朝得势,自己多年美梦成真,成了太后,成了这后宫之主,成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赵太后晕晕乎乎,生怕眼前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美梦一场。

    听了高贵妃派密使带来的话,新上任的赵太后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自己的身份已然尊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