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1/2页)  我真的想回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在九江郡,家家户户烧火取暖向来用的都是九江郡一些小镇炭民挑进城来的煤块和木炭。”

    “像这些不赶火又起烟的干柴,白给都没人要。”

    心里想着这些,林无仕心头越发忐忑不安。

    但老道士却是气定神闲。

    等过了霜降,皇九江郡突然天气转寒,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奇冷无比,更要命的是,九江郡郡守忽然下了一道紧急禁门令严禁九江郡小镇炭民入城。

    这是为什么

    大伙儿打听了半天,才知道原来九江郡的一些小镇上,突然爆发了瘟疫。

    所以为了避免瘟疫传播到九江郡城内,九江郡郡守就严令禁止九江郡小镇炭民入城。

    如此一来,没了小镇炭民入城卖炭,城内的柴火价格瞬间暴涨。

    往年根本没人看上眼的干柴,也成了香饽饽。

    林无仕的那堆干柴不到半月便全卖光了。

    于是此刻,在卖了干柴赚取了五十两银子后,林无仕兴奋不已。

    也就在这时,老道士说道“你现在有了这五十两,是要准备省吃俭用开始读书了吗”

    听此,林无仕摇了摇头道“五十两银子还是太少了,我得拿这笔钱,赚取更多的钱”

    老道士点点头,沉吟道“九江郡寸土寸金,经商尤其不易。你手里的银子只能盘个小店铺,想发大财恐怕还不能够。”

    “这样,再给你出个主意”

    “如今九江郡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前门大街,前门大街有个蛤蟆坑,你可以买下来填平了盖商铺。”

    林无仕兴冲冲来到前门大街,果然见大街左侧东面有个足有方圆两亩的水坑,坑中蛤蟆“呱呱”叫个不停,难怪叫作蛤蟆坑。

    可再一细打听,林无仕心凉了半截。

    原来,蛤蟆坑的主人周老二,当初也曾想将坑填平了盖商铺。

    但刚填了两马车土,九江郡郡守府里便出来人发话,说郡守属水,最忌宅东有土土克水嘛,你周老二填平坑可以,但不得用土

    周老二只得停工。

    不曾想来年夏天,九江郡的小儿子来蛤蟆坑捉蛤蟆,跌进坑中淹死了。

    九江郡郡守勃然大怒,找个借口就准备要治周老二死罪。

    周老二几乎倾家荡产才保住命。

    可从此以后,他便想把这招灾破财的坑卖出去。

    可偌大的九江郡,谁敢得罪郡守呢

    而果然,过了好几年,蛤蟆坑都无人问津。

    林无仕思来想去,一咬牙还是找到了周老二,要买蛤蟆坑。

    周老二求之不得,只象征性地收了林无仕几两银子。

    坑买来了,老道士也拄着拐杖过来了,指点林无仕在窄窄的坑边搭了个小棚子,支起锅灶,雇个厨师开煎包铺。

    林无仕大为不解前门大街尽是豪门阔商,谁会买这只有平头百姓才吃的早点

    就这小生意能发大财

    等煎包铺开张后,老道士又过来了,只见他一手拿着文房四宝,一手拎着一根长竹竿,竹竿上头还挑着个小葫芦。

    老道士将竹竿插在蛤蟆坑中心,然后摊开纸张,让林无仕写了个告示

    “凡能以碎砖烂瓦击中葫芦者,赏大煎包一个。”

    老道士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正当林无仕迷瞪不已的时候,却听耳边一声呼啸,一群乞丐围拢过来,看了告示后又一哄而散。

    不多会儿,只见乞丐们成群结队而来,他们的讨饭兜里装的全是碎砖烂瓦,围在蛤蟆坑边,雨点似的向坑中砸去。

    这又正是青黄不接的二三月,乞丐众多,于是几乎全九江郡的乞丐都闻讯赶到了蛤蟆坑,天天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