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科考舞弊(第2/2页)  我真的想回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关注。”

    “这原因是柳夫子卷入了一场廪生舞弊案。”

    “根据规定,廪生的名额因郡、县大小而异,每年县学要发廪银四两给廪生。”

    “而最重要的,贡生都是从廪生中选取,所以只有成为廪生,才有机会成为贡生。”

    “而我们武安县按例,每年的廪生名额共有十人。”

    “至于如何才能成为廪生,很公平,那就是参加岁、科两试。”

    “这两场考试,只有秀才能参加,而这两场考试的综合前十名,则成为廪生。”

    “柳夫子卷入廪生舞弊案的起因,是武安县的一个老秀才,忽然去县衙实名举报柳夫子代替我们武安书院的一名学子,参加岁、科两试,并最后成功获得了廪生名额。”

    “这件事一出,瞬间引起了武安县提学官的注意。”

    “提学官,又称督学,是由朝廷任命,其任务是巡视各郡、县学,选拔贡生进入国子监学习和监督参加乡试的诸多秀才。”

    “大周朝法治严明,面对科考舞弊的行为,处罚非常严重。”

    “对于情节较轻的,则罚钱了事,情节较为严重的,要戴重枷三个月,并要被打五十大板。”

    “至于情节严重的,则是被发配边关流放,时间是三届科举考试。科举通常每三年一次考试,也就是说,必须要在边关流放九年才能回来。”

    “而事实上,在流放的过程中,很多人中途就因为各种原因死去。”

    “就算侥幸没死,回来后也将被革去士子身份,一辈子都别想再参加科举考试,也就彻底与仕途无缘。”

    “如果武安县那个老秀才举报所言,全部属实的话,那柳夫子这就属于替考。”

    “替考这种行为,在科举舞弊中较为严重的,按律要戴重枷三个月,打五十大板,并革去秀才功名。”

    “总之,这件事算是闹大了,当时的提学官,坚决表示要彻查到底。”

    “当时,整个书院的所有夫子都垂头丧气,一脸的沉重。”

    “因为如果柳夫子帮书院学子替考的事属实,那武安书院的声誉将会遭到巨大打击。”

    “不过幸好的是,柳夫子舞弊案最终不了了之了。”王夫子颇有些庆幸道。

    “不了了之这是怎么回事”徐杰再次疑问道。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