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小舟从此逝(第1/2页)  宋小鱼的水泊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德宫,上皇徽宗正眯着眼得意地欣赏着这几月他专为宋小鱼画的画,以一画易一城,划算

    廊下的小太监匆匆走来,环视了一下,郑后不在书房内,便从怀里摸出一方锦帕来,跪在地上双手呈递给徽宗,低声说“明妃娘娘已在慈云观出家,奴才去了几回,娘娘都不相见。今日娘娘命奴才将这方锦帕转呈上皇”

    徽宗扔了手中的画,伸手接过锦帕,上面是一阙卜算子:

    “双燕分飞离,杏花曾入泥。

    你自归来我自去,从此莫相忆。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徽宗紧紧攥着锦帕,有泪水轻轻滑落,他背过身去,依旧去看那幅杏花春睡图。

    小太监就跪在他身后的地上,继续说着李师师“先前娘娘将许多家私尽捐与种相公的勤王之师了。开封城破上皇蒙尘时,娘娘也曾想过许多法子娘娘请奴才捎话与上皇”

    徽宗忙转过身来,急切地问道“她怎么说”

    “请上皇保重”小太监轻轻吐出这几个字。

    徽宗又默然转过身去,他还记得那年被金人掳掠离开汴京时,李师师身着斗篷,面戴薄纱,就站在人群中,深深地凝望着他,牛车起行时,她随着汴京啼哭的百姓,跟在他的牛车旁边,跟着走了很久很久他羞愧至极,一个君王连自己都无法保护,又怎么去保护乱世中心爱的女人她一个弱女子散尽家私,流离颠沛,又曾经受了多少风霜雨雪

    这时钦宗来了,徽宗悄悄抹去泪水,淡淡地问道“那宋江今在何处”

    钦宗不敢坐,只站在桌前低头回答说“宋江昨晚仍驻兵刘家寺,今日已奔济州去了。”

    徽宗大惊,瞪圆了眼珠子指了指书桌上的画“这画,他也不要了么”

    “此次北伐,梁山折损了许多人马,陈家谷一战,宋金两军皆元气大伤,十年之内料无战事”,钦宗黯然说,“宋江等人重伤至今未愈,他不愿来京,又急于回梁山安置伤亡的头领”

    停了停,钦宗又呈给徽宗一封奏章说“此乃宋江的折子,朕特呈与上皇同阅。”

    徽宗接过来,示意钦宗坐下,自己就在窗前细细地品读起来。

    宋小鱼在疏中痛批了大宋的重文抑武,守内虚外的种种弊端:为结束唐末五代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藩镇格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开创性地设立了“知州”等制度,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去“知地方事”,将财政、军事、行政权力从地方长官手中分解开,这实际就是文武分途。正是这个开创性的文武分途,决定了宋朝的未来和命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尚书,在军事斗争时期,将领的管辖权遍及财政和民政,这既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传统的。但是在北伐中,宋小鱼统兵二十万,军费钱粮都要屡屡伸手去向康王讨要,就连打造破铁浮屠的钩镰枪与重斧,都要再三与康王交涉,本来想装备两万步军,却被康王硬生生扣减了一半大宋的监军制度,从当年王诜在陈家谷误杨业性命开端,还不吸取教训吗不懂用兵的文官监军误国误将。

    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出现了一个个大英雄,而在大宋,去只有涣散溃败的军队,尸位素餐的将领,一个劳苦功高却满门战死的战将家族杨家将,一个大有作为却没有好下场的统帅宗泽。大宋盲目抬高着和平治国的文人,他们把治理财政视为聚敛,把保卫疆土的将士视为粗材,把作文章视为玩物丧志,把留心政务的人视为俗吏边疆战事一起,慌作一团,没有统帅之将,没有能打大仗之兵

    徽宗叹了一口气,把奏疏放在桌上却说“将这些画都送到梁山泊去,朕决不负约。”

    宋小鱼僵卧在床上,懒得动弹了。断金亭后又添了许多新坟,他再也不愿去忠义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