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激战陈家谷(第1/2页)  宋小鱼的水泊梁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秋末冬初的西北边塞,扑天盖地的寒风无情地扫荡着陈家谷,陈家谷北口的荒原上,狂风呼啸来去,几名年轻的宋军双手紧紧搂抱着宋军的大旗。千里荒原,漫天黄沙,没有一声大雁的哀鸣,也没有老树与寒鸦。接到林冲的报警,卢俊义、徐宁、鲁智深、郑天寿等人急忙指挥队伍往谷北口撤出。才撤出来一半,金军前锋已经到了。徐宁与鲁智深等慌忙将钩镰枪手与重斧手列阵对敌,护住了谷口。谷里的宋军往谷口奔跑着,杂乱的脚步声与马蹄声在谷里回荡着。

    “是铁浮屠”郑天寿有些紧张地看着徐宁问,“钩镰枪与重斧管用吗”

    徐宁也不知道,但是当年他打造钩镰枪对付呼延灼的连环马非常好使。他直直地瞪着烟尘尽处的铁浮屠,脑子里飞快地设想着怎么最有效地使用钩镰枪与重斧。

    “四人一组,两名钩镰枪手两名重斧手,按照平时训练,钩镰枪手钩住铁浮屠马蹄,两名重斧手迅疾一左一右砍断马蹄,要快”徐宁沉声命令道。宋军步军立刻散开,组建四人一组,站在风中静静地望着越来越近的传说中的铁甲怪物铁浮屠。

    “不要慌”徐宁冷静地说,“铁浮屠只有五千骑,咱们有一万枪斧手”

    郑天寿张了张嘴,他想说你蒙谁呢人家还有一万五千拐子马呢,再说,朔州只有五千名枪斧手,代州的那五千在哪呢但他没有说,低头默默地闭上了嘴。两军对恃,最怕士兵士气低落,两军相逢勇者胜

    徐宁回头看了看卢俊义,还有小部分宋军没有撤出来,他又望了望越来越近的铁浮屠,以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滚滚烟尘里的金兵,没有石碣谷的消息,陈家谷的宋军只能独立作战了。他决定身先士卒,给枪斧手们做个示范。他跳下马,手持长长的钩镰枪,一名钩镰枪手与他并行,两名重斧手一左一右紧紧跟着他们。

    “杀”徐宁不等铁浮屠靠近,主动出击,大喝一声,跳起来冲向铁浮屠。

    “浮屠”本是佛家用语,是“塔”的意思,“铁浮屠”就是铁一样不可摧毁的塔,金军的“铁浮屠”就是用重铠甲防护人与马,只露双眼,然后四马合一组成铁甲洪流,这是冷兵器时代最为先进的重装铁甲部队,“拐子马”就是两翼的轻骑兵,二者相得益彰,前面“铁浮屠”横冲直撞,坚不可摧,而后两翼轻骑兵趁势包抄,锐不可当。这也是金兀术倾举国之兵南下,一心要灭了宋朝的信心所在,有这两支铁军,他自信心爆棚,想想他的铁浮屠与拐子马在战场上纵横无敌,象收割机一样绞杀宋军,他几次都从梦中笑醒。

    宋小鱼与徐宁在步军中,精心挑选了一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军中勇士,人人手持长柄重斧和长长的钩镰枪,组建了枪斧手部队,专门对付“铁浮屠”。

    徐宁与另一名枪手一左一右熟练地用钩镰枪钩住了两骑铁浮屠的马腿,两名重斧手一左一右迅速同时砍断了两马的马腿,两马既倒,其余两马难支,也一同摔倒在地,人马重甲在身,体量笨重,难以起身,“铁浮屠”成了破铜烂铁,徐宁再用钩镰枪刺杀“拐子马”身后的宋军枪斧手四人一组,大步向前列阵推进,以四对四,挺进金军阵中,有效地止住了铁浮屠向谷口扑来的步伐。

    卢俊义见识过铁浮屠的厉害,他奇怪宋小鱼怎么会想到这么绝妙的,对付铁浮屠的杀招,他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但是朔州的枪斧手只有五千,而铁浮屠与拐子马共有两万,而且金兀术八万大军也几乎倾巢而出。金兀术冷眼看着宋军的枪斧手陷在了金军阵中,他才想起,宋小鱼喜欢历史,当然知道怎么对付铁浮屠,自己怎么疏忽了幸亏他只训练了几千名枪斧手,否则自己会死相难看他目测了下,连阵外的宋军马军,一共也就两万人马。他一挥手,金军立刻重重包围了宋军。

    徐宁、鲁智深、郑天寿步战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