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故智(第1/3页)  大隋争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牧。

    提及兵法就避不开八阵图,自姜太公、孙、吴等数位兵法大家后,故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八阵图集兵家秘典于大成。

    诸葛亮,字孔明,官拜武乡侯,故而又被世称为诸葛武侯。

    昔日武侯当世,北破司马文宣,南困陆逊,威压天下。可惜天数不佑汉,武侯亡,汉亦亡。

    而今又有俊杰在八阵图基础上推陈出新,创立了六军镜书。

    十余年前,李药师尽得舅舅韩擒虎真传,初步推演出了阵图,因布阵形如花开六瓣,故被戏称为六花妙术。

    为进一步钻研兵法,李药师不顾门户之见,拜入舅舅死敌杨素门下,被杨素赞为“汝终究会坐到我这个宰相位置。”当是杨素就已经被开皇提拔为宰相了。

    十年苦功,李药师融兵家、儒家、释门三教经义为一炉,炼就了六军镜神通,阴神如明镜高悬,可洞彻战场万般变化,惑敌破敌只在一念之间

    银白面具骑士横枪跃马,奔袭突阵,顶上白气凝成面六角宝镜,映宇内照变化,整个战场上都被其洞彻。

    黑脸面具骑士气血沸腾如云,马槊使得出神入化,带着三百精骑照着指引突进,沿途再无一合之将。

    高驷正研究着兵事。

    阵法当然是重中之重,不但要能列阵而战,也要士卒有武艺,关键时能作为一支强军来用。

    那本神秘的左氏春秋第二篇缓缓打开,这次不再是古史幻境,而是那名唤作霸先的著述者的亲身经历。

    高驷将阴神附在其上,看到了那个奇男子的用兵之法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勇者无惧也

    他以局外人的视角经历了一场战争。

    萧梁末年,交州叛乱,刺史萧咨不能弹压,逃归广州。

    交州土人李贲在龙兴太平称帝,建都龙编今越南河内,年号万春,寓意为春望社稷至万世,拥有蛮兵三十万。

    梁帝闻之,乃令萧咨为帅,统合越州今广西北海刺史陈候、罗州今广州廉江刺史宁巨、安州今广西钦州刺史李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阮汉四州兵马前往征讨,并命藩属林邑国今越南中部北上,两面夹击南越李贲。

    不想山高路远,四州大军尽数失败,亡者十之七八。

    朝堂哗然,多位大臣以南越边荒偏远,属无用之地,弃之无妨。

    陈霸先当时还是个看官仓库门房的小吏如今日国企保安,闻言乃愤然致书刺史说“劝君莫问弃越议,一寸山河一寸金。我朝国土虽广,但却没有半点多余。”

    萧咨见书大惭,举荐之于朝廷,并将他火速提拔为军中司马,且对梁帝说“能定越贼者,非陈司马不可”

    梁帝许之,但群臣反对。有人看不惯陈霸先以小吏保安之身论事,就暗使阴招,只允许他招三千兵马前去平乱。

    以三千新兵平定三十五万蛮贼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会接受。

    可陈霸先不然,他愤然前行

    半月招兵,半月练阵,三月出征。

    李贲听说梁国新任平叛大将只有三千人马,大为猖狂,放言要把梁国主将的头颅做成夜壶。

    谁知陈霸先乘船蹈海今之北部湾而至,神兵天降,如旋风般横扫南越东南之地。

    “用兵之要,当知孙子风火林山之妙,若得其一,便足称雄。”

    陈霸先

    最后批注道自助者天助之,奋勇三年,大小百余战,乃擒得李贲,将之斩杀,传首京师,此吾平时最快意之战,后人勉之”

    高驷从陈霸先经历中抽身,感慨说着“一寸山河一寸金,仔细想想,这才是他的魅力所在吧。兵法,军纪都是末节,能为国家出力者,才是用兵之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