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张仪说刘焉(第1/3页)  三国之最强召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仪得到命令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直接在精锐士兵的护送下,向着益州方向疾驰而去。

    益州和扬州的距离与交州和凉州的距离差不多,但问题再于张仪等人的出行速度是二个半个时辰的快马。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每天用20迈的速度赶5个小时的路。也就是一天一百公里的概念。

    所以,张仪等人九月中旬就抵达了益州。张仪算了算,自己说服刘焉并回扬州复命后,估计石达开他们还在半路上吃土呢。

    张仪给刘焉递上了拜贴,并得到了刘焉的接见。

    刘焉道“尊使远道而来,有何见教啊”

    张仪曰“为救益州而来。”

    刘焉拍案大怒曰“一派胡言我益州兵精粮足,天险林立,何来祸患汝若是不能给出某满意的答案,某能让你进来,也能让你出不去”

    张仪见刘焉大发雷霆之怒,也不害怕,缓缓道“大人身在祸中不自知,可惜啊,可惜。张仪就与大人点明一条,数万太平军精锐,大人挡得住吗”

    刘焉道“区区数万蚁贼,何惧之有”刘焉说的十分大义凛然,然而张仪十分毒辣的看出了刘焉是色厉内荏。

    张仪道“大人既然已经成竹在胸,张仪也不便多言,就此告辞。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人一句话,此次前来的黄巾匪军尽是精锐,人数不下于五万。”

    张仪又接着说“这五万人,都是杀气腾腾的哀兵。而且,这五万人的首领,名唤石达开,冯婉贞和韦昌辉。”

    张仪话音一落,转身就要往外走。

    刘焉急忙道“尊使请留步。”

    张仪道“大人还有何指教”

    刘焉道“尊使大人,刚才是刘某的不是,还请尊使担待则个。”

    张仪道“大人兵强马壮,小小蚁贼不在话下,大人又何错之有“

    刘焉道“方才只是试探先生,先生千万不要见怪啊。”

    刘焉又接着道“自家人知自家事啊。不错,几万黄巾军蚁贼确实有我刘君朗受的,更何况是一群嗜血的哀兵。”

    刘焉又说“不瞒先生说,若不是我益州之地战马稀缺,士兵不善战阵,我刘君朗是一定会为陛下效忠的,只是这黄巾贼之事,还请先生教我啊。”

    张仪道“仪听闻黄巾贼军八月底从交州出发,想要经过贵地,然后去凉州和西凉贼军汇合。”

    “黄巾贼军八月底出发,想要到达贵地之少需要四十天时间。有这四十天的时间差,我想大人可以安排很多东西了。“

    刘焉道“先生有所不知啊。就以益州军目前得状态,给刘某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都不够啊。更何况黄巾匪军经过我益州,一定会把我益州弄得乌烟瘴气的。先生千万要救救我啊。”

    张仪略一沉吟,道“大人可听说过贵地有一天险名曰沫水”

    刘焉道“这,老夫委实不知啊。”

    张仪暗自腹诽“这个老家伙果然是个蠢货,脑子全长到朝堂争斗上去了,对于军事和地理勘察简直一窍不通,这要是能打胜仗才是个滑天下之大稽。”

    张仪忍住自己的鄙视之情,没有表露在脸上,然后缓缓道“沫水之旁,有一地曰安顺场。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然安顺场,是黄巾贼军想要前往凉州的必经之路。安顺场,少说可以埋伏下上万弓箭手而不露马脚。”

    “在下听闻,川中有张任,泠包二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射箭功夫。有此二将在,更兼安顺场相去剑门关不远,地势险要,不知大人以为如何啊“

    刘焉是个不知兵事的人,于是就问自己手下第一大将张任道“张任将军,你觉得尊使的计划,可行否安顺场是否真的有尊使说的那样易守难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