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我要阿君(第1/2页)  何日君再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要阿君

    随着阿君的生意向县城扩张,家里境况愈来愈好,房子已翻新成红砖红瓦的两层小别墅,阿君设计,一楼除了厅堂、厨房、餐厅,设有五个房间,阿惟、阿茂各一间,两人房间之间合用一个卫生间,男客房、书房、杂物间各一间,一个独立卫生间、一个浴室,二楼七个房间,俞立信夫妻主卧附设卫浴,凝姿、阿君卧室之间设一个卫生间一个浴室共用;一间画室、一间琴房;一间女客房,里面也有卫生间、浴室,最后一间作为库房。

    所有卫浴干湿分离,卫生间、浴室下水管道用大毛竹通往屋后下风头的化粪池,定期让人清理化粪池、通毛竹管,毛竹管设为明管,用活动木板包在墙角,方便定时更换修理;二楼防水下了大本钱,用糯米熬粥拌三合土,厚厚涂沫两层,不输现代专业防水材料。

    窗户也采用现代大窗户设计,做成推拉窗,只不过是用木框代替铝合金,木框订上特意定做的粗孔麻布,麻布上阿君画上各种写意山水或树木竹林,既通风透气又防蚊虫,且还亮堂雅致,这房子全家极其满意,而最满意的却是这麻布窗纱,夏天再也不用受关上窗户闷热、开了窗户蚊虫满屋之苦了,算是住房的革命性改革,村人不能翻盖房屋,纷纷效仿改造窗户,一时木匠生意大好。

    这房子设计之精巧,居住之舒适,色彩之雅致,人人称颂,不多时就传到张镇长耳中,张镇长有一日亲自上门,名曰拜访,实则察看,没几天就把俞立信请去,委婉表示自己想造一座房屋,俞立信闻音知意,立即表示自己可以效劳,张镇长笑咪咪道:“俞先生高才,不止在读书,造屋技能也出人意表,有鲁班之才,你家屋子住起人来舒适得能长寿,令人叹服。”

    俞立信道:“张大人过奖,某愧不敢当,若大人喜欢,某可为大人画出图样。”

    “那某就厚颜劳动俞先生了,这是地块尺寸。”张镇长取出一张图纸双手递上。

    “张大人客气了,能为大人效劳,乃某之荣幸。”

    接着问清张镇长家的情况及要求,就告辞回家了。

    自从帮张镇长设计了房子,镇上有钱人纷纷找上俞立信,俞立信不胜其烦,阿君就自告奋勇当了经纪人,在“知味观”门前设立一个座位,上面放一个牌子,上书“房屋设计”,先在饭馆里登记,再由阿君定下时间双方见面,了解、记录客户要求,商谈价格。

    国人自古就爱置办固定产业,富人、一般富人、有点钱的小富人,掀起一股盖房小热潮,阿君灵机一动,把原先给自家盖房子的几人拉来,索性成立一个建筑队,取名“建宸”,由游爷爷任工头,自己当幕后老板。游爷爷敬业严谨,做事一丝不苟,阿君很信得过他。

    阿君把建筑队介绍给请自己设计的客户,客户也喜欢有经验的匠人,双方一拍即合,建筑队名声大振,游爷爷忙得不着家,银子流水般赚进家来,林阿嬷年纪大了,也把地租出去,自己做些针线家务。

    这日连日阴雨,游爷爷的工程停工,拿出南下逃荒时父亲带来的旱烟管,宝贝似的擦了又擦,美滋滋地抽了起来,南边人抽的水烟没劲道,他抽不习惯。最近忙得连烟也没得好生抽。

    屋外雨声涮涮,天光阴暗,屋里点着油灯,阿木在灯下写字读书,林阿嬷膝上披着块小棉毯做着针线,游爷爷的旱烟管一明一灭,温馨极了。

    林阿嬷满足地叹了口气,道:“老头子,咱这日子算是过出来了,能好好供咱阿木念书了。不枉了咱一路艰险逃出来,不然留在老家估计早饿死了。只可怜咱大山命薄,没熬过来,要是大山俩口子还在……”林阿嬷放下针线,抹抹泪。

    游爷爷闷声道:“你还说那些干啥,咱好好保重,把阿木拉扯大,给阿木成了亲,就对得起大山,闭了眼也能见祖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