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救人(一)(第1/2页)  何日君再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救人(一)

    阿君拿出珍藏的碳笔,只画了两张就收手,还是先了解市场行情再说,小镇子谁知道有没有销路,画多了卖不出去就惨了。

    阿君和阿木、俞立成合作,做了很多虾笼,吊了二三十枝大树枝,捕虾捞河螺。这是阿君目前唯一能做的“无本生意”了。连续收集五天捕了十来斤的大草虾养在水缸里。水里的树枝直泡到第四天时拉起,密密麻麻爬满了河螺,居然有二十来斤,放清水里养一个晚上,第二天方氏、凝姿、阿君、俞立成一起剪了五斤左右螺尾,阿君叮嘱方氏多放姜蒜,味道炒好一点。把草虾、生河螺及炒好的河螺都装上担子,方氏挑起,阿君跟着,出发去镇上。

    云水瑶镇下辖十八个大小不一的村子,水系纵横交叉,四分水四分山二分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好山好水滋养出俊秀人物,站在小镇上唯一的一条青石板路上一看,入眼的少男少女,虽是小门小户人家,却大都细皮嫩肉斯文清秀,不输江南佳丽。

    此时正是农忙前夕农人来镇上购买各类用品的集中时期,太阳刚刚露脸,不过丈许宽百丈长的青石板街面上,两边铺子早早开门迎客,已有不少人或摆摊或逛铺子。阿君到这里两年多才第二次来镇上,看得目不暇接,恍惚有了前世逛街的兴奋。

    直到街尾两人才找了一处空地,放下担子,摆出河螺和虾,透明的大草虾养在缸里,密密麻麻地游动跳跃着。方氏把炒螺也准备摆出来,阿君阻止道:“阿娘,这儿估计没人会买炒螺的。”

    方氏嗔道:“知道没人买,你还硬要炒好了来卖?”

    “阿娘,我是说这儿没人买,可有个地方也许会有人买呢。”

    “哪儿?”

    “阿爹的学堂啊,里面的很多学子家不在镇上,都在外面买饭吃,咱拿过去卖给他们换换品味,也许有人买。”

    想了想又道:“阿娘,你知道一般虾是卖多少钱吗?”

    “我记得上次有人吆喝过,一斤8文。”

    “嗯,那我们卖十二文一斤吧,咱的虾大。”前世小草虾都要卖好几十元呢。

    方氏吓一跳:“十二文,能有人买吗?”

    “试试呗,没人买咱再降价。”

    方氏一脸的“人家又不傻,怎么可能花十二文买虾?”

    阿君跃跃欲试,眼巴巴盼望着来个人问价。

    可是她们的摊位在街尾,乏人问津。二人在石块上坐了近两刻钟也只偶尔有人扫一眼,并不问价。

    阿君决定吆喝吆喝。

    “新鲜的大草虾,活蹦乱跳的大草虾,可以让孩子长高高的大草虾,来看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软儒清脆嘹亮的童声,别出心裁的广告语,引起一个路过的中年妇人的注意,她停下问道:“小姑娘,什么草虾能让孩子长高高?”

    “这位太太,请看,就这个,虾的壳硬硬的,那是因为它肉里有长骨头的养分,人经常吃也会长骨头,自然就会长高高的。”阿君忙抓起一只虾道。

    妇人疑惑道:“真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我看书上知道的。我阿爹是学堂的夫子,有很多书。我邻居阿公是大夫,他也肯让我看医书,医书上也这么说的。”

    “你这孩子,这么小就会看书了?”

    “恩,我三岁就识字啦,今年五岁,会自己看书了。”

    不等妇人再问,又道:“太太,我真不骗您,我阿哥阿姐阿弟天天吃这大草虾,还吃河螺,都长得可高了,我阿哥七岁,在学堂里念书,你不信我可以带您去看。”

    两人对答间吸引了不少围观者,对阿君这么小就会看书啧啧称奇。

    妇人打量着阿君,确实算同龄中较高的,遂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