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Chapter41(二更)(第1/4页)  上穷碧落下拥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舰船启程后并不立刻返航,还要继续完成原定的访问任务,沿西非海岸线往南,沿途访问各个与我国交好的非洲国家,再穿印度洋回国。这么一来,到港的时间就足足推到了三个月以后。

    蒋应然和兄长乘飞机回国,第二天早上就到了连城机场。父亲亲自来接,从国际出口出来,见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快六十的年纪,身子依然笔直。身后跟着个年轻的卫兵,隔开人群,时时伸着手,似乎想要扶他一把。

    蒋应然不记得,记忆里父亲什么时候需要人扶过。她也不记得,他什么时候来接过自己。

    来都来了——飞机上一路忐忑,真见了面,蒋应然倒反定了心。她心里默念着这句中国人都逃不开的诅咒,随兄长上前,待兄长让出一个身位,与老爷子面面相觑,好一会,才不尴不尬地挤出一声“父亲”。

    老爷子微微一愕,半晌才看似随意地撂出一声招呼,“嗯,回来啦——”目光只清淡在她身上扫了一下,转身就走。倒是那个识眼色的卫兵忙赶上来,拉过她手里的行李箱:“小姐这一路辛苦?司令昨晚就来了,在车里候了半夜。”

    老爷子不知是不是听见了这句话,原本大踏步走在前面的他忽然停下来,不耐烦地朝卫兵厉喝一声:“小丁,磨蹭什么,麻利点!”

    小丁忙趋步上前。蒋应然稍稍怔忪,半晌才呆呆“哦”了一声,脚下却未停怠,紧赶着小丁的步子大迈了几步。又过了一会,不知道说什么,想起小丁刚才的话,快走出机场,才没头没脑地应了句“不辛苦。”

    ————————————————————

    韩家老宅还是旧样子,民国时期的老式别墅,几栋错落相依,靠两个院子围起来,中西合璧。正院中规中矩,四四方方;倒是偏院迤逦些,一方西湖石做影壁,院里还栽着两棵枇杷,是母亲去世那年父亲亲手栽的,仿的是《项脊轩志》。母亲走的那年蒋应然还小,已没多少印象——她本来对世情的印象就淡。

    以前一大家子人还有爷爷奶奶,她随二老住在偏院。这次回来,二老虽然已经不在,她却还是住回了偏院——她其实是个很怕生的人,看到那两株枇杷,像见到了旧友,莫名稍稍心安。

    回来这几日,父亲常到她这边来坐坐。两人都不是话多的人,端茶倒水的事又不用费心,常常是一个上午也说不到两句话。她看书,他就对着院中的枇杷树发呆。

    有一天屋檐下飞来一只喜鹊,扑腾着翅膀刮得窗棂子格格响,她惊的从书里抬起头来,却发现隔着一张桌子,父亲正望着她发呆。她回视过去,他才幡然意识到,端起盖碗茶呷了一口,目光在堂前稀碎的日影下溜了一圈,忽然自言自语地咕叨了一句:“一点都没变,还跟小时候一个样。我怎么就一下子老了呢。”

    蒋应然不期然一怔,忽觉眼前时光有了具象的影子,猝不及防地迅速回流,回到她坐在父亲怀里,抓着颗枇杷果往嘴里送,满嘴枇杷汁的样子,一时心头微酸,脱口而出:“爸爸……”

    老爷子楞了一下,转过头来,没一会又转回去,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轻笑了笑:“这么叫多好,别学你哥。”

    蒋应然一时未解其意,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父亲”那个称呼——大院的孩子在人前总要立规矩,当着人就算称呼自己父母也要用大写。偏偏她左右脑发育不平衡,幼时语言上有些障碍,开口说话很晚,“父亲”那两个字总学不会,“爸爸”这个称呼容易些,叫得十分顺口。

    韩司令少年老成,从没有宠女儿的那些温柔心思。韩实曾在外头打趣,人家当将军的爹都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爸心里虽也住了只猛虎,但那可是只看见蔷薇就只会张牙舞爪一通狂嚼烂扯的虎。

    这话后来让有心人听见,当成个笑话传回府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