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十二因缘定(一)(第1/2页)  [东宫]故人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

    最是无情帝王家。

    大抵生于王室,从来都是云波诡谲,争斗不休。

    史书上血迹斑斑,写不尽的是千秋功业,帝王霸业,隐去的是多少女儿殇怀,多少红颜未老恩先断。

    李音生于帝王家,父皇是当今的圣上,母后是当今的皇后,也是西州九公主,兄长是当朝太子。

    却从不信帝王家能容得下真情。

    不是不信有,而是不能容。

    再热烈的感情,也会被磨灭殆尽。

    天下人看到的,从来都不是真相。

    就如他们看到帝后情深,不过是假象。

    除去必须出席的重要场合,她父皇母后私下里的相处,不过就是依礼制逢初一和十五,皇后伴驾。

    这么些年了,从来都是不咸不淡地用过膳,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其实她能看出她父皇总是欲言又止,可是最终都还是无奈的放弃。

    因为她母后面对父皇从来都神色淡淡,眼中甚至一丝波澜都没有。

    她母后对着所有人都宽厚温和,有着母仪天下的气度,唯独面对父皇,什么都没有。

    本该最亲密的两个人,比陌生人还要疏离。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所以还是江湖悠远,自在逍遥。

    当今圣上的七妹,永宁长公主在万佛寺带发修行。所以李音常在万佛寺坛下听讲,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

    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不是每位公主都像她的永宁姑姑那样,昄依佛门,从此青灯古佛相伴一生。

    洛熙姑姑不是。

    她的母亲也不是。

    或是下嫁,或是和亲远嫁,总归逃不掉成为制衡的棋子。

    生于皇室给予了无上的尊荣,锦衣玉食,却不得不因此放弃此生,选择爱的权利。

    万佛寺有位大师,常常对她说一句话。

    一切皆有因果,善缘也罢,孽缘也罢,切记不可强求,一切随缘才好。

    第一次听时她不解,便去问永宁。

    永宁只是叹了口气。

    后来有她随母后一起来礼佛,才知道那句话其实不是对她说的。

    但她母后只是淡淡一笑。

    佛门众人的话向来神神叨叨,不过时间长了,总归还是能有些收获。

    昔日显如玉自夸,近来丝养不成家。

    岂因三千立大教,谁知命薄掩黄沙。

    史书上寥寥数笔,写了当年明德皇后是如何巾帼不让须眉。以一己之力,换的边境数十年安稳。

    史官向来如此,还不如民间的话本子来得靠谱。

    所以古人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李音十四岁随裴照南下,裴照虽然正直严肃,从不多言陛下家事,但是裴照的旧部中有人曾是羽林郎,喝多了酒,稍微提一提,就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玉门关上,当时李承鄞还是太子,城楼上低声求着太子妃跟他回去。

    可是太子妃决绝一跃。

    李承鄞被送回东宫,昏迷了七天七夜。

    后来边境动乱,叛臣余孽与西州合谋反叛,太子李承鄞亲征。

    太子妃深入险境,取高显头颅,于两军之间,慷慨陈词。

    后来西州退兵,太子妃随太子回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