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富贵人家(四)(第1/3页)  三伏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齐国牛家村是齐国富饶之地的一小镇,镇上还算是富庶,有几大户富贵且有威望的员外郎,比如杨家,算是镇上最有头有脸的人家,不过跟一般的员外郎不同,杨家靠的不是子孙积德,而是祖上庇佑。

    牛家村以前是个小村落,后头迁来的人多了发展成了个几百户人家的镇子。

    从先祖太上皇在世的时候开始,杨家太、祖爷爷在当时是村里学富五车的秀才,也甚是难得,毕竟周边几个村子都没出个秀才郎,当时不说牛家村,就是隔壁临近的几个村子,有多少家黄花闺女挤破头想嫁给他,尤其是在他上京赶考,高中探花之后,衣锦还乡之时,媒婆上门说亲的没差点把门槛踢烂了,听说同时来说亲的媒婆甚至在他家门口打了一架。

    只是到了杨家太、祖爷爷晚年,杨家就再没有后辈出仕。

    杨家太、祖爷爷年事已高,也不指望着儿孙中能有谁挑起重担的了,便拟了折子呈上去,辞官回乡了。

    自此,杨家太、祖爷爷带着儿孙当起了富贵闲人,在牛家村置了一处不错的宅子,养了四个姨娘,买了一百五十亩田地,租给农户,只管每年收点租金,其余事情是一概不管,这样一来,杨家人便在牛家村定居下来了,算是镇子上的大户之一。

    第二年,杨家太、祖爷爷就把家里大小事交给唯一的儿子打理,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了。

    说来也是好事,这杨家太爷爷不是个读书的料,反倒在做买卖这方面颇有些慧根,将家里的地都拿去种了棉花,还把散户都集中了起来,每年来牛家村做棉花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一来二去倒是把棉花价钱给抬了上去,这杨家慢慢就从牛家村的官宦人家变成了富贵人家。

    自那以后,杨家那是代代出“富人”,但是村子里的人记性尤其好,总不忘把“闲散”二字加上。

    当然,无论是杨家太、祖爷爷还是杨家太爷爷,以及现在掌家的杨家老太爷,每一代都像是继承衣钵一样,总会娶上四个姨娘。

    说起这杨家人,也不知怎地,这杨家历来子嗣单薄,杨家太、祖爷爷没享两年清福就杀手人寰了,而杨家老太爷那辈就独老太爷一人还算硬朗,依旧掌管着家中事务,杨老太爷虽说是个福泽绵长的人,早年他的原配夫人便为他生了三个儿子,但是杨老夫人身子不好,也因此早早地离世了。

    说起杨老太爷这三个儿子,也是让杨老太爷操碎了心,大儿子好吃懒做,二儿子痴迷练武,这唯独还算过得去的三儿子却是个病秧子,早些年犯病,药石无灵,撒手人寰了。

    到了这第五代,杨老太爷还在世的两个儿子只生了两个闺女,也就已故的三儿子留下一男孙,眼看着杨老太爷的两个儿子早已人至中年,也没再添上子嗣。

    这么些年杨家也就一根独苗苗,为了旺杨家的香火,也为了让着独孙能少灾少难,不像他早年便病逝的爹一般,老太爷便亲自给这男孙取了名——杨十五,让人都以为杨十五前边还有十四个兄弟姐妹,意在子嗣绵延。

    不过杨十五比起他祖上来,在村子里的名声更是响亮。

    就从他周岁的时候说起,那会他爹杨家三爷就已经不在了,这杨家是大桌小桌地宴请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面子里子都是做得十足了的,杨家老太爷差点把流水席的桌子摆成满汉全席的阵势,可见这杨家对这么个好不容易得来的长孙的重视。

    不过让杨十五声名远播的事儿是在抓周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围了上来,把那抓周的桌子给围了里三圈外三圈,都想看看这杨家小公子到底会抓到什么宝贝。

    十五在桌面上晃荡来晃荡去,也不见伸手去抓什么东西。

    恰巧初一娘忙着看热闹,好不容易在最里边这圈占了地儿,图个轻便,也怕让人把初一给挤着了,就把几个月大、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