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钓鱼,回上海(第1/3页)  童年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钓鱼,回上海

    回到家收好东西,我们便拿起鱼杆、网兜,又要出门,这才想起刚才忘了买鱼钩。现在也只能凑合着用大头针做的鱼钩了。路过一小块油菜花田,有好几只“嗡嗡”作响的蜜蜂在辛勤地劳作,还有几只在上海不常见的黄蝴蝶,在黄灿灿的油菜花上忽上忽下地翩翩起舞,小黄和我想捉几只,一路追着,但一接近它们,这些黄蝴蝶就“飞入菜花无处寻”了。

    我们和丽娟到了一个小池塘,她手提竹篮,拿着小铲,在一旁挖起野菜来。我知道,她挖的是马兰头和荠菜。春天里暖风吹拂,万物生长,一场春雨,乡间的田埂、地头和沟坡上便长满了野草和野菜,马兰头和荠菜便是其中的宝贝。荠菜,特别是那些嫩头,都躲在野草丛中,要仔细地寻找。宁静的池塘边除了我们三人外,还有几只麻雀在草丛中跳上跳下,好像在抓虫子给窝里的小麻雀吃。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小池塘,水面倒映着翠柳,春风拂面,送来淡淡的泥土芬芳,无比的温暖。

    我告诉小黄,我们以往在花鸟市场买的拿摩温(蝌蚪)长大了都是癞□□。癞□□的蝌蚪都是在水面上游,而青蛙的蝌蚪都在水底游,而且游的很快,很难捉到。小黄说,他顾不了那么多,捉些回去交差就是了。他见水面上有一群乌黑发亮、摇头摆尾的小蝌蚪,一网下去就兜住了十几条。这样几个来回,小蝌蚪就捉得差不多了。我发现有些水草上有青蛙的子(卵),就把它们拉了起来,想看看它们要多少时间才能孵出小蝌蚪来。

    轮下来就是捕小鱼了,但想不到我们这个网兜派不上用场。池塘里有不少小鱼,大多是穿条鱼,即柳条鱼。它们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会儿又一齐向前游去,好像有意地在逗我们。还没等你把网兜伸到水里,那些小鱼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我们只好作罢。突然,我发现在池塘边的水草里有不少小鱼在慢慢地游动,我赶忙一网下去,终于网到了一条像小扁鱼一样的红眼睛小彩鱼。这就是鳑鲏鱼,在花鸟市场雄的卖一分一条,雌的(没颜色)一分两条,不过鳑鲏鱼活不长,个把礼拜就死去。

    就这样,我们带来奶粉瓶(能装一斤水)没多久便关进了十几条鳑鲏鱼。接着我们拿出自制的鱼钩,开始钓起鱼来。这鱼钩一放下去,浮标就动个不停,但鱼就是不上钩。一会儿浮标就没动静了,把鱼杆拉上来一看:傻了,鱼饵被啄光了。一问丽娟,才知道这池塘里只有小鱼小虾,它们吞不下鱼钩。

    丽娟把我们带到了一条小河,说这里可能有些大鱼。我们重新装好鱼饵,我要他坐得离我远一点,我们来个钓鱼比赛,看谁钓得多,钓得大。钓鱼不像钓龙虾,一,两分钟就是一个,钓鱼需要耐心。我俩席地而坐,目不转睛地盯着浮标。天蓝蓝,水清清。那弯弯曲曲的小河在田野间静静流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使我们眼睛发花。不一会儿,我就觉得脑子里空荡荡的,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真有一种怡然超脱的感觉。人们说钓鱼能培养耐心,改善人的心情,现在看来这话很有道理。

    “唰”的一声,只见小黄迅速地拉起鱼杆,一条三寸大的河卿鱼,喂猫还可以。有小的,肯定有大的。我赶忙再撒些饭粒在水里。没多久,我的浮标也下沉了,一拉,也是一条小猫鱼。就这样,一上午我们收获也不小,一共钓到了十几条小河卿鱼,大的有四寸左右。小黄还钓到了一条浑身金黄、两鳃有刺的鱼,身上粘糊糊的。丽娟说这是昂子(刺) 鱼,无论红烧还是煮汤都鲜嫩无比。我们一直钓到丽娟来叫我们回去吃中饭,我们才罢手。

    到了家里,我们留了几条小鱼,大一点的都让江湾妈妈烧葱烤河卿鱼了。那诱人的鱼香,在屋子里弥漫,就如香甜诱人的果子,想把我肚里的馋虫钩出来。

    小黄和我要看看江湾妈妈烧大灶头和炒菜,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