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6章 东宫之十九(第1/6页)  千山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静心庵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估计大多数人是听过没见过,其实,哪怕是没见过能听过的,起码也得是在帝都权贵圈有一定地位的人。如果街上随便拉一人问他静心庵在哪儿?估计大部分只知道香火最旺的西山寺。

    就是谢太子妃,也是少年时通过穆元帝把永福公主搁静心庵磨性子,才知道的这个地方。

    这许多年,却是没去过的。

    谢莫如向来不信神佛,她去西山寺,不过是去与文休法师说一说学问,或者是有事去寻文休法师,要说拜佛,她一次没拜过。所以,静心庵这种地方,谢莫如更不会去。尤其先前不知多少人想着盼着她进静心庵,把太子妃之位让贤呢!

    所以,北昌侯夫人方微的事,谢莫如也是让江行云去办的。

    江行云同谢莫如虽是好友,但俩人的性格完全不同。

    谢莫如行事,向来是光明正大,哪怕她要弄死谁家一户口本,也会把事办的合情合理,让你死得其所,死得瞑目。江行云不是,她要弄死谁,一刀下去,也就够了。

    所以,江行云对静心庵没什么忌讳。这地方她没去过,她早想去见识一下了。

    尤其,身为谢莫如身边的情报工作收集着,这帝都竟还有这么一个她没去过的地方。

    江行云用过早饭,就坐上府中备好的马车,去了静心庵。

    不怪帝都不民对静心庵不大熟悉,静心庵的所在就不是寻常人能去的。

    静心庵建在郊外皇庄之内,既不临山也不靠水,其实,若不是门上匾额写着静心庵三字,这地方,让江行云来说,更像松柏掩映下的一座别院。

    门外有侍卫把守,江行云取出东宫令牌,侍卫恭恭敬敬的请江行云进去。

    庵外已是夏花盛开的时节,庵内却是苍松翠柏,一派端严肃穆。一进静心庵的大门,便自有一番清凉之意,江行云觉着,大概与静心庵的风水结构有关,当然,与庵内树木繁茂也是相关的。

    庵内的住持是一位约摸五六十岁的土黄色纱袍的老尼,法号叫便静心师太。听闻江行云是来看北昌侯夫人的,静心师太立刻带江行云过去了。

    江行云是见过北昌侯的,不论别个,单论北昌侯的相貌,在中老年权贵里也是一等一的好相貌。北昌侯如今也是快六十的人了,不过,因其底子好,现下瞧着也就像四十几岁的。

    相对于北昌侯在朝中顺心顺水帝王心腹的日子,北昌侯夫人被关进静心庵几十年,所以,对于北昌侯夫人,江行云保持了一定的想像力。她觉着,哪怕一会儿见到个像北昌侯太奶奶的女人硬说是北昌侯夫人,她也能理解。毕竟,这静心庵不是个好呆的地方。

    结果,江行云第一次见到北昌侯夫人时都有些不能相信自己眼睛。

    先时有许多人说谢太子妃母族血统有问题,谢太子妃母族有谋反征兆啥的,江行云觉着,完全是鬼扯。但现在,江行云相信,人的血统还是有一些遗传的。

    倒不是北昌侯夫人与谢太子妃哪里相像,她们的相貌并无相似之处,但,那种端凝气质,审慎的神态,又有说不出的相似。而且,甭以为住在静心庵就都是熬日子,江行云先时觉着北昌侯保养已是不错,可见到北昌侯夫人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北昌候保养虽好,在北昌候夫人面前,仍是犹有不足,多显老态。北昌侯瞧着吧,倒不像北昌侯夫人的太爷爷,但要说北昌侯是她大爷,从相貌上说,完全说的过去。

    便是江行云,论相貌自是出众,但论保养,到北昌侯夫人的年岁,江行云认为自己不一定能在保养上超越这女人。

    北昌侯夫人是一身玉青色的道姑服,她正拿着半只葫芦做的水瓢在院中浇花,那握着水瓢的手,比上等的羊脂玉还要白。见院中来人,北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