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宴席(第1/2页)  西楼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京,大明宫。

    辽国开国皇帝深慕大唐开元盛世,故定都上京后,效仿唐人,将宫殿命名为了大明宫。

    虽也叫大明宫,却着实没有被浓墨重彩描绘在史书上的那座那般富丽堂皇。

    辽国皇帝久居塞北,许是也听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绮丽词句,有意效仿江南风情,把宫殿布置地如同姑苏的园林,可惜上京的冬日寒风凛冽,夏间又闷热难耐,终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得好好一个皇宫,看起来千奇百怪,分明是树木葱茏时节,也随处可见凋零的枯枝。

    使臣团自北门入宫,引领的太监似乎是想要夸耀大明宫的景致,有意饶了远路,将一群人领入太液池转了一圈。

    为首的使臣是鸿胪寺卿晏合,他跟在内监的身边,一边看着小得可怜的“太液池”以及池面上的残枝败叶,心里头百般嘲弄,一边还得为了两国邦交,违心地称赞着辽国皇宫的恢弘壮阔。

    “晏大人可真是夸得出口。”秦贡将衣袖挡在嘴边,低声朝着纪凝笑了两声。

    纪凝正回头,眼神贴着走在莫复身边的纪思远,听到秦贡跟自己讲话,微微回了下神,目光随意往池子上一瞥,看向卷曲的荷叶,抿了抿唇,笑道:“倒是让我想起了李义山的一句诗。”

    秦贡:“什么?”

    “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写的原是深秋时节荷花枯败的景象,可现在却是五月,本该是荷花出苞的季节,在这个时候用这句,竟也不显不妥,可见嘲讽意味十足。

    此话一出,惹得秦贡拍手大笑,刚笑了两声,又想起自己现在是在辽人的皇宫里,顿时捂嘴收敛了下来。

    能进宫来的使臣只有十来个,官职略低些的都被留在了驿馆,连仪鸾司的人也只进来了纪思远和莫复两个副使,秦贡职位不够,是缠着纪思远和纪凝把他给带进来的,这会子得小心翼翼做人。他捂着嘴眼睛瞥了一圈,确定了没人注意到自己,才重新放松下来,恢复刚刚的窃窃私语模式。

    辽国皇帝在花萼相辉楼里准备了迎接使臣的宴会,一行人进宫后不做停留,直接到楼里拜见。

    低配版的花萼相辉楼倒也没有纪凝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虽称不上世无其二,可也不算太差,四层楼阁雕梁画栋,主楼与副楼间有廊道相接,纵横交错,白玉栏杆刻着各色异兽,近观时虽略显粗糙,但胜在出奇。

    使臣悉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皇帝同晏合聊了几句,又问大齐皇帝安,问轩宁郡主可还适应辽国风俗,晏合真真假假悉数道来。

    丝竹管弦业已就位,辽国几个皇子和大臣陪坐在两侧,皇帝大手一挥,如云美姬扶风而来。

    纪思远坐在纪凝的左侧,装作在欣赏歌舞,实则偷偷打量着辽国的几个皇子。他来之前做过功课,大抵知道辽国的朝堂组成。

    坐在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上身着华服的男人,大概就是辽国太子耶律居,是皇帝宠妃的孩子。契丹人不讲究什么立嫡立长,继承人大多是看上位者自己的意思。

    即便纪思远离耶律居很远,也能看出他长得一表人才。可惜据纪思远所知,这位太子徒有其表,私底下却是个荤素不忌的浪荡子。

    辽国二皇子、三皇子有夺嫡之心,但终究不成气候,纪思远草草看了几眼,最终目光落在了六皇子耶律宣身上。

    耶律宣是辽国皇后唯一一个尚在人世的孩子,也就是辽国目前唯一的一位嫡子,不过他为人低调,而且不怎么受宠,在辽国朝堂上的存在感极低。

    终究是没有一个比得上我们才貌无双的小凝儿,纪思远眼神最终落在纪凝身上,咧嘴痴笑了两声,被纪凝逮了个正着。

    纪凝咳了一声,噙笑道:“义父,我脸上有东西?”

    纪思远斜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