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第5章(第1/3页)  世家小福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妙言暗扮了个鬼脸,懒得搭理她们。总之,一旦听闻奴奴病危的消息,她想方设法也要传信给蔡夫人。治病的方子刻在她脑子里,能被柳氏母女挖走不成?

    倒是扭头一瞧,昏暗的灯光下,妙言看到宋氏抱着笸箩做针线活,她心中一哽,忙移步到桌前,用银剪添了两根灯芯,增强光亮。

    跟着妙言跻身宋氏身边,打量娘亲绣的手绢花样,不满噘嘴:“娘,晚上绣什么东西,伤了眼睛可不好。”

    柳氏冷声接话:“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的二小姐,现在的阮家不是以前的阮家了,咱们的家都被抄没了,做这些活儿当然是为了赚银子。谢家收留我们给口饭吃就仁至义尽了,还指望我们伸手跟他们讨钱花吗。”

    这话虽刻薄,却真实,挑起了妙言心中的另一桩忧愁,即使她能带着娘逃出去,普天之下,她们两个弱女子如何生存呢?

    她们一要躲避追兵,本就不方便露面赚钱。二来,世道艰难,貌美的女子无家族依靠,如何保护好自己?

    正想着,推门的动静吱呀打断了她的思绪。

    一股汗味儿携裹着寒风涌进来,妙言看过去,微微的呆住。进来的是个男子,最劣质的粗麻衣裳套在他精壮的身上,难掩他阔背窄腰的身姿,滴答的汗水沿着他眉角往下淌,爬过他冷毅而清隽的轮廓,汇聚到他刀削似的下巴。他整个人表面看起来异常疲累,神态却一直冷清淡漠。

    妙言盯着这张算得上陌生的脸,心头突突一跳,骇然的后退半步。

    他、他就是白泽,前世为她死去的义兄。

    白泽是她娘十年前抱回来养的,比她大四岁,从小忍让她、照看她,她却受周边人的谣言影响,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这位义兄不屑一顾,曾经连多看他两眼都嫌恶心。可是这个人,一直默默守护她,跟踪到北廷蛰伏,多次设法营救,最后的一次,刺杀慕容熙失败,他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是她的兄长,以为是她想逃走连累到她,便亲手刮毁了自己的面目,刨腹而亡。

    十八年前的隆冬,尚在襁褓的白泽是被一个逃难的匈奴女人抱到建康来的。匈奴女人支撑不住,饿倒在了路边,留下她临死前仍牢抱怀中、用体温暖着的男婴嗷嗷啼哭。

    北方胡人与南周汉人那时正在交战,双方势同水火,互相仇视。路过的人听到婴儿响亮的啼哭声,都于心不忍的凑过去看,然而一看到婴儿身边的匈奴装束的女子,就都望而却步了。他们怎么能对敌国的人起恻隐之心!这匈奴孩子留下来必是个祸害。

    后来有位路过的地主,把快冻死的婴孩抱养了回去。地主并不是好心。地主打小就告诉白泽他自己是个贱种,是胡人,极尽的榨取白泽的劳动,让他四岁起就学放牧耕种,不遗余力的驱使这个外邦孩子。

    白泽八岁那年,他犯了桩小错,被地主罚不许吃东西,还要天寒地冻的去送粮。送粮的那家正就是阮家。

    三天三夜不吃饭,又推着粮车在寒冬走上百里之远,就是神仙也熬不住。后来白泽倒在了离阮家还有几步之遥的门口,幸而碰到宋氏去夫子庙上香回来,把他给救了。

    宋氏听说了白泽的身世,深感怜悯,就托小厮拿了钱去地主那里,把白泽签的卖身契赎回来,从此,把白泽认作义子养在身边。

    另有一点,随着白泽模样长开,他并无带有明显的胡人鼻高眼深的相貌特征,反而五官清隽,凤眼薄唇,跟汉人无差异。阮父这才勉强同意宋氏收留这个异邦人。要是白泽走哪儿都长着一副匈奴人的脸,会给阮家带来麻烦。

    原先妙言思考逃亡计划时,并没有把白泽考虑在内。她最后的印象,只知道白泽是对她很好很好、愿意付出性命的人,在那之前,他们相识十年来说的话不超过一百句。

    妙言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