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第四十一章(第1/3页)  唐僧过阳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唐僧师徒在金色的阳光下继续西行着。他们看到前面有许多人在激烈地争吵着什么,于是就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被围在中间向愤怒的人们解释着:“她没在家,她真的没在家。”

    群情激奋的人们厉声吼着:“李晓红,滚出来。李晓红,滚出来。”“李晓红快还我们的血汗钱。”还有的骂道:“李晓红你这个害人精,不得好死。”

    唐僧走上前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金融社的代办点。

    以前,上级为了方便群众活跃经济,金融社在全州有十六个乡镇许多分别成立了代办点,村民们把多余的钱存在自家门口的代办点里,由代办点再转存到镇上的金融社,并出具金融社的存款手续,村民们取钱时也由代办点办理,存取自由,十分方便,这样持续了许多年。每办一笔存款业务代办点也从中收取适当的费用做为报酬。代办点非常诚信,人们对它十分信赖。后来政府为了整顿经济,就撤销了各乡镇的代办点。可代办点的牌子依然挂着,照常办理业务。只不过村民们存了款收到的是公司的存款手续,而不是金融社的凭证,但是人们也没在意仍然对代办点深信不疑。

    去年人们去代办点要钱,却取不出钱来了。有人就拿着手续去镇上的金融社取钱,坐在柜台后面的工作人员看了凭证说:“这钱不能取,想要钱找李晓红去。”

    村民一脸茫然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公司的手续,不是我们金融社的。”

    村民听后争辩说“这是你们代办点出的手续。”

    工作人员告诉他:“代办点早在几年前就撤销了。”

    村民听后怨气十足:“既然早就撤销了,为啥写着‘金融社代办点’的牌子咋没摘呢?再说了,你们也没告诉我们呀!这事你们得负责?”

    工作人员拒绝道:“我们负什么责?我们一点责任也没有。”接着工作人员责备道:“代办员给你们办的手续你们也不睁开眼好好看看是哪里的手续,这上面明明写的是公司的手续,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也太马大哈了,这怨谁?”

    村民辩解说:“我看了,还以为是你们金融社改了名称呢。”

    工作人员理直气壮地反驳说:“你们也不会问问。别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了,我们还办公呢!”接着工作人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走吧!走吧!我们没时间跟你瞎扯。”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说的村民理屈词穷无言以对,那村民像霜打得茄子嫣几几的,他垂着头只好悻悻地走了。

    李晓红现年五十多岁,中等身材,微胖,她中指捆金馏,无名戴钻戒,手腕箍着黄金镯,颈戴白金链,两耳扎金环。烫一头卷发,两眉描的如弯月,双唇涂丹朱,足登一双红皮鞋,身穿千元名牌衣。时常面带微笑,看起来和蔼可亲。因丈夫是金融社的员工她就在靠公路边的家里开了一个金融代办点,办理村民们的资金存取业务。代办点撤销以后,她牌子也没摘照样办理业务。只是以前人们存款她出具的手续是金融社的,现在却变成了公司的。附近有三百八、九十户在她这儿存有六百多万元,两年前就取不出来钱了。她用了五六十万给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套带车库的楼房。其余的以月息四分五分的利息放起了高利贷,赌徒赌输了钱,做生意的资金周转不开了,人们短期急需用钱了,就来这里抓高利贷。做生意的或短期来抓钱的,必须有担保人。起初,赌徒来抓高利贷,李晓红也是慎之又慎,赌徒输钱了急着要去翻本,来她这儿借钱,她也不好好给,赌徒保证说:“有了就还你。”她见赌徒说的信誓旦旦,开始她也不敢多给,最多不超过三万。赌徒拿了高利贷,赢了钱,马上就连本带息归还。做了几次交易,李晓红尝到了甜头,觉着这时间短收益快的生意不赖,就逐渐放松了警惕。赌徒再来抓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