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祭祖(第1/3页)  皇凰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与杨坚的冲突并没有影响伐陈之策的进行,甚至杨勇这突如其来的女人和孩子,也未曾在朝堂上引起巨大的波澜。毕竟伐陈统一,建功立业,此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三月,杨坚下诏,列举陈叔宝罪行二十条,其诏曰:

    陈叔宝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欲,劫夺阎闾,资产俱竭,驱逼内外,劳役弗已;穷奢极侈,俾昼作夜;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欺天造恶,祭鬼求恩;盛粉黛而执干戈,曳罗绮而呼警跸;自古昏乱,罕或能比。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重崐以背德违言,摇荡疆埸;昼伏夜游,鼠窃狗盗。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斯一举,永清吴越。

    痛陈陈叔宝恶性,派人将亲笔玺书送至陈朝朝廷,并又命人誊抄三十万分,发放江南各地,争取民心。

    本以为陈叔宝会惧怕杨坚之举,可是似乎我等都高看了陈叔宝。本是大兵压境,可是他此时更关心的,似乎是陈朝内政。

    陈叔宝宠爱张丽华孔贵嫔,而对皇后沈婺华越发冷淡,从而对太子陈胤也越发的不满。再加上陈胤生活些许不检点,便让张丽华有了把柄,多次在陈叔宝耳边吹枕边风。再加上后宫朝堂内外勾结,陈叔宝便真真的动了废立之心。便就在杨坚伐陈诏书颁布后的两个月,陈叔宝下旨废立陈胤,而立张丽华之子陈深为皇太子。

    我听闻,陈深虽是张丽华之子,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此废立,若是以立贤为宗旨,倒是无可厚非。

    只是这废立关乎于国本,如此草率,也是让人无措,更何况是在这国家危难之际。

    听闻沈皇后是个素薄之人,对待权贵看的很淡。因此后宫一向是张贵妃专政,沈婺华反倒像个摆设。

    可是即使如此,她也泰然处之,没有表示过一丝的不满和嫉妒。依旧身居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所关心之事,只有史籍和经书。

    对此我是佩服之至,却也是无奈至极。我猜想,沈婺华怕是对陈叔宝早已失望,没什么感情了吧。

    听闻陈叔宝自从废立陈胤之后,便就动了废后之心。

    我冷笑一声,深觉着便是一朝失势的后果,一定要以此为戒。

    十月,甲子,一切准备妥当,杨英从并州赶回,杨俊从洛阳回京,而一直在蜀郡练兵的杨素,也因杨英之故返回长安。

    那日祭祖声势浩大,却极为简练。所有的人都是一身戎装,身侧长剑,显得英姿挺拔,器宇轩昂。

    杨坚穿上了久违的铠甲,高高的发髻束起,如同高马尾一样,并未曾盘起,显得别具一格,潇洒不已。

    我与杨坚的冷战并未结束,可是战争越发的接近,我却越发的有罪恶感。

    虽然我们不说话,可是我却未曾有一刻的松懈。

    我依旧帮他处理所有的杂事,负责后勤、运粮,修路等等……

    我没有单独会见过阿摩,却是下旨将云婴儿单独圈禁,严加看管。

    杨坚没有表示,没有感谢,也没有愧疚。

    往常我们二人都在甘露殿,偶尔奏折批的累了,会相视一笑,喝杯茶,闲聊几句。

    可是现在,我在甘露殿,他在两仪殿。

    奏折会送来,会送出。下人们进进出出,却从未见过他的身影。

    我脸上的落寞难掩,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里的滋味,那种无法言喻的孤独,布满全身。

    我变得沉默,也变得越发的清冷,越发的清瘦。

    海秀看着心里不是滋味,想劝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劝我。

    太庙祭祖极为重要,可我却不如以往的自信。

    没有杨坚站在一旁的支持,我突然好似缺了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