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第51章(第1/3页)  高冷男配想和我谈感情(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恒王去西疆时并未大张旗鼓,听赵有成说起时,张萱才晓得他已经上路了。

    过完冬月,就到年底了。

    越是临近新年,她越是忙碌——先前牵好线下好聘的人家,除了几个年龄还小的,有好几对看好了吉日,赶在年前的最后一个月内完婚。

    张萱除了给人牵线保媒,还要做三媒六证中的三媒之一。

    到大齐朝的第一年最后一个月中,她忙疯了——别的活计,她还可以交给二娃,香叶香芹几人做着。

    但人家的婚礼当日,她是有凭信的官媒,必得到场不可,这接连几场婚事,可把她累坏了。

    所幸收入不菲,给了她莫大的动力。

    到年二十往后,成亲的人家便少了,特别是腊月二十二,皇长子晋王大婚,京中举城欢庆,自然无人敢与晋王殿下同日成婚,怕犯尊者讳。

    姚嘉是先一天抬进晋王府的,虽为侧妃,按制,不过是一顶小轿抬进府内便完,到晚上等圆了房,就算礼成了。

    晋王明日才正式大婚,如今府内并无当家主母,收拾屋子等事,虽有管事问过晋王该如何办,但他本就不耐姚世忠胁迫,又对姚嘉无感,哪里肯费心安排?不过随意指个院子便罢。

    姚家毕竟势大,腊月二十一日,晋王府虽然也是热火朝天,却全在忙活第二日的大婚事宜。

    晋王正忙着最后核实一遍宾客名单时,便见管事急急跑来,禀道:“王爷,姚家派人送来了姚侧妃的嫁妆,您看……”

    “怎么回事?”晋王皱眉:侧妃叫起来好听,那也是妾室,哪来的嫁妆?

    他随着管事到晋王府正门外时,果然见安国公府的仆妇们,抬的抬,挑的挑,上面系了红绸,贴了双喜,排在外头,等着进门。

    姚府管事见晋王出来,忙上前拜见,说道:“……我家老爷说,我家四姑娘在家里娇养惯了,怕一时换了新地方睡不安稳,便命小的们将常用的物事送来,还请王爷恕罪!”

    晋王气得脸色发青,想要生气,却被身边心腹扯了扯衣袖——是啊,圣旨已经下了,何必在这种小事上又得罪他?

    “罢了,”晋王不耐地摆摆手,道:“从西角门进,直接送到她院子里就是。老鲁,你去安排!”

    老鲁是晋王府的大管事,闻言忙应下,随即将不情不愿的姚府众人往角门那边引去。

    张萱也见到了姚府的十里红妆。

    说是十里红妆有些过了,但,虽没十里,也有好几条街。

    自从过了二十轻闲下来,她便和香叶一起,帮着张叔张婶置办年货。

    别的吃食用具都好说,南城便可买全,张叔和张婶闲暇时早已置备好了,过年的衣裳也每人做了两身,料子是她自己买的。

    恒王府也派人送了来,她虽爽快地收了,却没敢用——那些料子都是上好的锦缎绫罗,她们怎么用得上?

    虽然恒王不在京中,但她知道他们总会有借口让她退不回去的,还是别费那个劲了。

    她今日出来,就是想各处逛逛,买上两件首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虽然自她来到大齐朝,在渭河县时,虽还作女装打扮,却日日担忧命运,哪里有心思打扮自己?

    后来到了京城之后,为了生计,她整日一副短打,男不男,女不女,为的是利落方便。

    如今要过年了,她摆弄一下首饰匣子,除了当初从渭河县带出来的银簪还有一枝好的,上回去恒王府带了一回,其他的全叫她给揉在一块儿,当银子使了。

    现在过年,便想给大家都置办一些。

    南城穷人多,西城权贵多,东城便是富人聚居所在,从南城绕过东城,中间偏东些,有个有名的东市,繁华已极,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