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第61章(第1/2页)  浮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顾念之回忆起那段时光,宛如不会停歇的噩梦。八月底,顾盼之触怒天颜,被罚下狱。九月初,宁仲涵携请愿书上京,被陷结党营私,以布衣之身妄图干涉朝政,多重罪名加身。十月,皇帝下旨关闭漓山书院,引起轩然大波,宁仲涵以头撞宫门,以死明志,朝野震荡,学子怒而反击,却被忠武公血腥镇压,洛阳城内顿时风声鹤唳。

    顾念之跪在文华殿外,祈求皇帝法外开恩,李邺没有赶她走,却也没有召见她,她就这样跪了一天一夜,淋了一整夜的大雨,早已分不清脸上淌着的是水还是泪。这一夜,比起顾家遇袭的那一天还要刺骨百倍,刺客手上的弯刀,变成了李邺手中的权柄。十三年过去了,她依然是无力反抗,只能任人宰割的顾念之,她多年的隐忍与退让,终成无用功。

    当年,她好歹可以把年幼的弟弟护在自己的臂弯之下,与他生死与共,现在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斥下狱,为他求情的亲友皆不得善果,宁仲涵含恨而终,连顾云芃辛苦经营半生的漓山书院也要被摧毁殆尽。

    但在此刻,她的惶恐压过了她埋藏在心里已久的愤怒和仇恨,她已经没有了父亲,失去了祖父,连顾盼之都要离她而去的话,她实在是承受不了。如果顾盼之死了,她把李邺千刀万剐一万次又有什么用?退多少步都可以,她只想要顾盼之平安。

    第二天一早,她就倒在了文华殿前,李邺派人把她送回了凤鸾殿,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上了朝,却很快结束了议政,简直就像脚底抹油。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李邝再也装不下哑巴,他穿上朝服,准备入宫,在出府前,被文娴郡主拦下,“王爷觉得宋奇和顾盼之是为何被罚,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所言皆为妄言?”

    李邝在沉思之下,逐渐平复了焦躁的心,是了,问题得到关键根本不在于弹劾温长川的那些奏章讲的是不是实话,而是在于皇帝为什么要袒护温长川,温长川是灭佛运动和土地变法的中坚派,深得皇帝的信任与爱重,除去温长川以外,还有谁有能力辅助皇帝变法,为他挡住朝臣的抗议?

    温长川既是皇帝的整治朝纲的矛,又是为皇帝抵挡反对派火力的盾,他那些侵犯到朝臣利益的行为很有可能得到了皇帝的授意,所以皇帝才对他如此偏袒。温长川结党是真,把控朝堂是真,但他推行灭佛是真,回收土地,安置流民也是真。不能说功过相抵,而是只有做到了前面的事,才能更好的做后面的事。

    就算皇帝对温长川的一些行为有所不满,他也无法就此罢免温长川,皇帝的政策需要有能做出成效的执行人,把温长川罢免了,他自己去丈量土地,自己去安置流民吗?只要温长川还是政务突出,不可替代的温长川,那就没人能搬得倒他。

    既然没人能搬得倒他,那去碰那颗钉子的人就得被人收拾。皇帝一早就表明不想把事情闹大,差不多就行了,是漓山党人不依不饶,死磕到底,他才不得已行重罚,以遏制局势。

    李邺神情复杂地看着他这位宣德王妃,“你很聪明。”

    “殿下只是关心则乱罢了。”文娴朝他笑笑,又用眼神试探,“殿下是否要我入宫看一下皇后娘娘?”

    李邝思索片刻,缓缓开口:“不必了,她的症结在外面。”只有顾盼之没事,顾念之自然也就没事,但皇帝可能没有搞死顾盼之的想法,不代表别的人没有,他现在还在刑部大牢,要是死在狱中,也只能成一笔糊涂账。

    “本王去一趟刑部,你休息吧。”

    文娴看之李邝的身影消失在了视野里,像是卸下重负般的耷拉下肩膀,李邝不去求情便好了,这个时候不说话比求情来的好一些,回屋提笔撰信。

    李邝到达刑部监牢,看到了让人一生难忘的一幕。在昏暗的监牢内,狱卒举着蜡烛,站在宋奇的牢房前,他瞪大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