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第32章(第1/2页)  浮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仲涵接到李邺的谕令,将漓山书院中准备武举的学生组织起来,交到新兵训练处,还有许多文院的学生也自发请愿投军卫国。宁仲涵连着几日都在忙着这些事,料理完这些事以后,他路过顾府,有些放心不下顾孝俨,又登门拜访。

    顾孝俨得知他此番下山是送学生们入伍的,显出些许欣慰,又有些担忧,谈话之间,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向宁仲涵发问:“仲涵,我记得早年间,书院的学生是自己带粮入学的,现在还是吗?”

    “书院的运营主要依靠朝廷的补助,学生进院时可以向书院交付粮草,也可以用银子代替,学院给学生提供住处,但学生的粮费还是得自己出的。”宁仲涵如实回答。

    “学生自己带粮上书院。。。。。。”顾念之低声呢喃,灵光一闪,“快,快带我去见太子!”

    宁仲涵带顾孝俨匆匆赶到城头,自李邺主事以来,事必躬亲,每天不是忙着召军,就是忙着修墙,连着几日都不着东宫。

    李邺在城头看到宁仲涵搀着佝偻的顾孝俨,便快步下城,“出了什么事,竟劳烦阁老亲自前来。”

    “殿下,咳咳咳咳咳。”顾孝俨刚一开口,便咳了起来,宁仲涵连忙为他顺气,“殿下,不用烧仝州的粮仓,只需命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由仝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到京城即可。”

    李邺闻言大喜,如此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保证了粮食,“阁老此计甚妙!多谢阁老!”

    顾孝俨颤颤巍巍地握住李邺的手腕,“大梁安危全都仰仗于殿下了啊。”

    李邺另一只手覆上顾孝俨的手,目光澄澈而坚定,“定尽己所能。”

    在李邺的努力和调配之下,各路人马纷纷赶到,洛阳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且粮食充足,人心也渐渐稳定下来。李邺不断奔袭在洛阳的大街小巷,大到粮食储备、军队训练,小到城内治安、修补城墙,李邺绷紧所有的神经,拼尽他的全力,一点一滴逐渐完善着洛阳的防务。

    到了十一月,洛阳的防卫基本完善,各大小关隘,要塞据点,李邺都亲自挑选了人员防守,所有抽调的军队经过严格训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短短一个月之内,洛阳一扫最初的萎靡之气,变得更加坚毅,人们的眼里有了希望和信心。

    十一月中旬,史有谦举兵向洛阳进军,史有谦骑兵以猛虎之势直扑巽关,守备都御史张和战死。巽关是洛阳的门户,此关被破,洛阳从此将无险可守,每个人都知道,史有谦马上就要来了。

    十一月二十六日,洛阳城头的士兵正在巡哨,远处的沙地突然卷起漫天的尘土,随后传来的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叫喊声。出人意料的是,城防的士兵并不惊慌,冷静的上禀,秩序井然地布防。

    史有谦的情绪高涨到了极点,他一路走来经历重重危险,失去了亲人好友,也曾质疑过自己身上背着这么多条人命,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意义,被逼进过绝地,也想过要放弃,但他终于走到这里了。

    洛阳,洛阳!这座宏伟的帝都已经完全暴露在他的面前。

    史有谦的军旗在城外飘荡,骑兵们在城前骑马来回驰骋,向城内的梁军示威。

    李邺在得知史有谦发兵洛阳后,立马召集所有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大将翟向天认为,现今,叛军的实力要强于梁军,想要退敌,最好的办法是坚壁清野,坚守城池,等待敌军疲惫,粮草耗尽,自然就会退军了。翟向天的看法得到了许多将领的支持,李邺面对众将神色严肃,陷入沉思,半刻之后,他开口否决得了翟向天的提议,“史有谦率大军前来,气焰已经十分嚣张,如果坚守不出,只会长他们的气焰。”他眼神肃杀,语气坚定,“就算我们闭门不出,他也绝不会放弃洛阳,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将他就地正法。”

    众将听后,面色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