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第9章(第2/3页)  农家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娘漏出点怒其不争的神色:“她就听她奶的,她奶不同意,她也不说话。”

    康母是知道大嫂顾着娘家的。不仅她知道,全家人没有不清楚这点的。

    大嫂娘家姓田,住在隔壁宋家乡,家中也略有资产。

    大嫂在家中也是老大,原本过得不错,可大嫂母亲生下儿子不久就去世了。大嫂他爹很快续了一填房。

    继母苛薄,大嫂从小和弟弟相依为命,大嫂弟弟基本是大嫂带大的。虽然只比弟弟大四五岁,却像操心儿子一样操心弟弟家的事。大嫂嫁到康家后,也没少顾着这个弟弟。

    这不,娃他大伯这一个来月都在帮大嫂娘家修房子。

    但把自己女儿嫁给生病的侄儿,这也太......

    可这终究是别人家家事,康母不好说什么。料想娃他奶和大伯应该也不会同意。便只说:“如果人品也不错的话,那也挺好的。”

    大伯娘得到赞同,激动起来:“我侄......我娘家这人虽比不上明卫,但也读过两年书,性格也温顺。嫁得近点,大姐回娘家也方便。”

    康母道:“你给娘说了?”

    “提过一两句。娘把话头给断了,我就没再提起。没见哪家婆婆插手孙女的亲事的。”大伯娘有点生气道。

    康母不敢接着抱怨,婆婆这还惦记着过继小宝呢,再让婆婆抓着把柄,真抱走了小宝,娃他爹可不在家。

    转而安慰大伯娘:“大哥几时回来?你到时与大哥商量,大哥决定了,娘自然没有异议。”

    “应该就在这两天,也去了月余,我还去看过一次,新房子修得可漂亮了。”大伯娘吐槽了两句,舒心了些。想到自家相公快回来了,娘家也修了新房子,什么都好,就是大姐不让人放心。

    想到这,大伯娘稍微正色道:“三弟妹,不瞒你说,我嫁到康家来这么些年虽然也是干活,但到底是享了福了。但大姐儿,我总是想她再好些,万一我娘家那事不成,我不能让大姐再回到我以前的生活,天天地里刨食。我给你抱了窝鸡,你帮着我看看大姐的针线活儿。成不成?”

    康母和大伯娘聊半天,没料到大伯娘突然提起这茬。看着大伯娘的神色,也没有敷衍,想了想终是说道:“大嫂,鸡就不用了。你让大姐过来就是,我帮你看着点。”

    大伯娘听康母应下,高兴道:“嗨!就二十来个鸡蛋的事,你就别推辞了!”

    康母也笑道:“行吧!大嫂,那我也和你说件事,免得后面咱们之间起龌蹉。”

    大伯娘手一摆:“你说!”

    康母道把睡着的小宝放在床上,坐在一旁的凳子上道:“大嫂,我说实话。针线活不难,都是熟能生巧的事。练的多了,都不会差。但大姐这孩子从小就不爱针线活,怕是坐不下来。”

    大伯母听康母这么说也没太尴尬,自家孩子自己清楚,小时候也不是没带着学过针线。当下道:“我也不求她像小四小五可以绣那么多花样。缝补衣服能平整些就谢天谢地了!”

    康母笑着说:“大嫂这么说,我就没啥说的了。你放心,我怎么教四妹五妹的,我就怎么教大姐。”

    大伯娘道:“有你带着,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康母道:“那窝小鸡你可得多帮我看着点,借借你的手气。家里除了两头猪,其他都没了。我正想着出了月子就捉点鸡仔回来。”

    大伯娘哈哈笑起来:“放心,老母鸡带着,出不了什么事,喂点米喂点水就长大了。”

    两人说定这件事,又聊起八卦。哪家人的媳妇跑了,哪家老人又在大路上哭儿子不孝,又是蹬腿又是打滚的,她儿子过来劝都没劝回去。

    康明宁在门外听的津津有味,大伯娘讲的活灵活现,奇怪大伯娘又没在现场,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