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娘亲不在了(第1/3页)  清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姑娘怎么了,可有那里不舒服?”瑞嬷嬷疾步走来,大手探上她的额头轻声问道。

    “没有,只是……”赵清妍看着瑞嬷嬷慈爱的脸庞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瑞嬷嬷温柔说道:“姑娘可是睡不着,要起来坐会儿么?”

    赵清妍点点头,坐起来,瑞嬷嬷在她身后放了个软枕让她靠倚在床柱上。

    “我想娘亲了,娘亲要是陪在我身边就好了!”赵清妍看着瑞嬷嬷哀伤的说道,配上她稚气的脸庞,更显得她无助惶恐。

    瑞嬷嬷见赵清妍满脸彷徨的模样,眼眶湿润,一把把她搂在怀里。“夫人知道姑娘心里还惦记着她,她在天上也能安息了。”一边说一边轻拍着她的背,“姑娘不用害怕,姑娘以后就要像今天这样,沉得住气,不管媚姨娘怎么说,姑娘也不能再折腾自己的身体了……”

    赵清妍心里想着那句“在天上也能安息!”,难道说她的娘亲已经不在了。

    瑞嬷嬷像一位新闻播报员一样滔滔不觉的说着,可是她说的又没有章法,东一句,西一句的,赵清妍听的毫无头绪,只好打断她试探的说道:“嬷嬷,你能给我讲讲娘亲的事情吗?我已经不大记得她的样子了。”

    “夫人走的时候,姑娘还小,所以姑娘不记得也是有的。”

    赵清妍再次听瑞嬷嬷用‘夫人’这个称呼来称呼她的娘亲,这么说来,她娘亲是正妻,她不是庶女。

    “那娘亲是怎么走的?”赵清妍疑惑的问道。

    “哎!夫人自小体弱,生完姑娘后又没调理好,后来才引发小产出血,最后抑郁而终的。”

    瑞嬷嬷说完又叹息着抚摸着清婉的后背接着道:“哎!姑娘如今还小,等姑娘大了,嬷嬷再说给姑娘听。”

    赵清妍坐在院子里的秋千架上,看着四周緑意盎然的景色。想着这几天从瑞嬷嬷那儿听来的消息,原来她的祖母陆老太太和外祖母刘老太太是亲堂姐妹,皆是出自金陵名门望族--孟家。

    孟家乃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历经百年,朝代更替依然屹立不倒,一门曾出过一位帝师、两位阁老,两位尚书,三位郎中,五位侍郎,进士十六人,门生遍布天下。

    正因如此,清婉的父亲陆瑾恒年幼便被送往其外祖孟家读书习字;而她的娘亲刘玉琪从小体弱多病,又恰逢外祖父外放赣地做地方知州,外祖母怕其不适路途奔波、赣地艰苦,便将年仅六岁的刘玉琪放在其外祖母身边将养。

    同在外祖家长大的姨表兄妹,有着相同的际遇,因此两人比其他姊妹走的更加亲近。随着年龄渐大,两人竟有了不该有的情愫,并且被父母发现。

    然而在这个婚姻大事该遵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时代,两人的感情遭到了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

    出身正途,且已官居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刘家,觉得陆家不但出身不正,家底单薄且陆瑾恒自身即不能承袭,也无官阶功名在身,实不是一个可靠女婿人选。

    而陆家则觉得娶媳妇不说定要找个大屁股生儿子的,但起码要找个健康能生孩子能理家管事的吧!显然从小便体弱多病的刘玉琪是不适合的。

    原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没想到陆瑾恒竟跑到刘家,向刘老太爷保证自己定会考取功名,不让玉琪跟着他吃苦;然后又回家跪到陆老太太跟前说自己非刘玉琪不娶。

    最终两人的感情感动了双方父母,且陆瑾恒顺利通过乡试拿下了举人头衔。

    按理来说两人婚后应该很是美满幸福,可是刘玉琪想要的是陆瑾恒全部的爱,便想把陆瑾恒身边原有的通房珍珠放出去配人,可陆瑾恒到底是封建制度下的大男子,珍珠又是自小服侍他的,自是有些不愿意的。虽然自打婚后陆瑾恒便没再去过珍珠屋里,但两人婚后还是没少为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