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8【再临美国】(第1/3页)  香港196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霍耀文一番悼文,可以说是催人泪下,闻着伤心,听着流泪,几乎每个前来吊唁的人士无不是泣不成声,悲从心起。

    待追悼会结束以后,周爵士的二儿周启邦携夫人谭月清一同走到了霍耀文的身边,夫妇俩都穿着丧服,因为刚刚大哭了一场,此刻眼睛还是红红的,脸上还残留着泪水的痕迹。

    “霍先生,家父请您过去一趟。”

    去年拜访周爵士的时候,霍耀文同周启邦见过一面,虽然不熟,但也是相识的,听他说周爵士找自己,霍耀文不由问道:“不知周爵士在那?”

    周启邦道:“家父就在灵堂后面的房间内,霍先生自便,我还有点事,就不领您过去了。”

    “没事,我自己去就好。”

    说话的同时,霍耀文朝着灵台后面的房间走去。

    此时,周启邦的岳父谭焕堂走到夫妇俩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启邦等会儿回去安慰安慰你父亲,我怕他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会伤心过度。”

    周启邦道:“知道了岳父,我回去后会劝劝父亲的,不过刚刚霍先生过去了,我想他会帮忙劝慰一下的。”

    “他啊!”

    谭焕堂苦笑两声:“你父亲哭的这么伤心,还不都是这位霍先生的悼文太过催人泪下,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唉……”

    谭焕堂六十多岁的人了,早就见惯了生死离别,按理说来参加亲家老太太的追悼会,不至于哭成那样,可是刚刚霍耀文说的那一番悼文,前来吊唁的人,那一个没有痛哭的。

    闻言,周启邦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能默默不语。

    谭焕堂顿了顿,说道:“好了,启邦、月清,我就先回去了。”

    周启邦没有言语,只是点点头算是知道了。

    这倒不是说他不懂礼貌,而是香港参加丧礼有很多默不成文的规矩。

    除了不穿颜色鲜艳衣服,不戴显眼金饰手饰外,还有不要说多谢只要有心人。

    香港很多人对丧礼都有所顾忌,如和亡者并非亲属或深交,非必要也不会出席。所以对亡者家属来说,会很感激专诚来吊唁的有心人,不过千万不要对他们说“多谢”(可以「有心」代替),离开时也不要送客。

    因为办丧事不是件好事,说“多谢”会不吉利,而且从殡仪馆内送走的都不是活人,送客等同诅咒他们。

    所以当宾客要走的时候,礼貌上点点头,或者必要的话说句“拜拜”,让他们自己离开便成

    追悼会上的亲朋宾客们陆续散去时,另一头,霍耀文走进了灵堂后的一间房间内。

    敲了敲门,屋内响起了“进来”二字。

    霍耀文顺势推门而入,只见周希年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背影看上去异常的孤寂和悲凉。

    霍耀文走前一步道:“周爵士,节哀顺变。”

    “耀文来了。”周爵士回头看了一眼霍耀文,笑了笑说道:“请坐。”

    看了看旁边的椅子,霍耀文应声坐了下来,“不知道周爵士找我有什么事?”

    周爵士说:“没什么事,就是刚刚那一段悼文写的很好,耀文你有心了。”

    “这没什么。”霍耀文摇摇头,劝慰道:“周爵士切莫太过伤心,保重身体要紧。”

    “唉……”周希年深深地叹了口气,此刻的他浑然没了曾经的意气风发,整个人看上去很是颓废,特别是那双眼睛,本来炯炯有神的双目,此刻黯淡无光,有点浑浊,好像比之前苍老了很多。

    见到如此颓废的周爵士,霍耀文不由想到了他往后几年的悲惨遭遇。

    如果说70年代以前,是周希年一路向上的巅峰时代,那么步入70年代后,周家就渐渐的走了下坡路。

    19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