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第五十一章(第1/3页)  我真的没有卖人设[娱乐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严老先生的这句话委实出乎了陆旭的意料。

    他本来想问严老先生这是不是他转换风格后的新作, 可看这笔下的气象, 又和严老先生的风格全然不同。

    再看严老先生那戏谑的表情, 又看在场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反应,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失声道“难道是小傅先生写得”

    严老先生朗笑出声“好眼力好眼力, 就是小傅先生写的”

    陆旭本来还觉得自己的猜测过于大胆,但得到答案之后,他再看傅云章, 又不觉得自己的猜测大胆了。

    这字其实有一个神奇的地方, 就是虽然深厚,但风格更像是年轻人所写, 他还以为是哪位老先生转换风格的新作呢可现在想来,再怎么转换风格也不如本来就是这个风格,那样写出的字才最自然。

    而既然是年轻人所写,哪里有比傅云章更合适的人简直就像是从古书中走出来的人物一般

    想到这里, 陆旭的心里微微一动。

    他的新电影筹划许久, 三个月后开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男二人选。

    按照原来的剧本,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青年侠客,莫名其妙被人追杀, 卷入朝堂纷争的故事。

    电影里有两个最主要的角色,一个是男主青年侠客, 一个是男二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又穷又落魄, 他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 每天教孩子们念书,看着就是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

    青年侠客开头就偶遇了他,和他喝了几杯酒,之后离开山村,便无端开始遭遇追杀。

    随着故事的展开,青年侠客会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卷入了朝堂纷争里。

    他本来是一壶酒一把剑走天下的性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现在既然有人要杀他,他就势必要将一切查个水落石出。

    后来他也查出来了十年前,发生了一起轰动朝野的科举舞弊案,三甲进士大半都牵涉其中。

    而捅出这一切的,正是当年的新科状元,年仅二十岁名满天下的大才子。

    状元郎把事情捅出来之后,皇帝震怒,下旨彻查,最终裁撤官员无数,那一场殿试也于来年重考。

    按理来说,这本是一件好事,可谁曾想,一年之后,先帝病逝,年轻的新帝登基,权臣控制了朝野。

    他们才是当年科举舞弊案的幕后元凶,只是因为弃车保帅,最后于那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如今他们掌权,自然不可能放过那位新科状元。

    新帝虽然没有能力保住那位新科状元,却还是差人告知了他,让他隐姓埋名,暂居山野,等到自己除去权臣,重新掌权之后,再召回他重用。

    新科状元本想以身殉道,但感于皇恩,最终还是决定,逃。

    这一逃就是九年。

    九年后,当年的新科状元遇到了一位青年侠客,请他喝了顿酒。已经是私塾先生的状元郎看侠客裹剑的布条坏了,特地送了他新的,却在无意中拿错,拿到了当年先帝赏给他的布料,将青年侠客卷入了这场波云诡谲的刺杀里。

    最后,终于发现自己拿错布料的私塾先生赶到京城,他请青年侠客除奸臣,框社稷,自己以身为饵,全了先帝的知遇之恩,报了当今圣上的仁义之情。

    而青年侠士也在完成对方的交托之后,再一次远走天涯。

    在这部电影中,青年侠客的戏份最多,陆旭已经选完了演员,是一名年轻的影帝,三十二岁。

    其他戏份较多的角色,如先帝、当今皇帝、权臣等等也都选完。

    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私塾先生,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根据编剧和陆旭的想法,他们想找的演员应该侧重于当年的状元郎,风度翩翩又意气风发,傲骨嶙峋又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