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谢家第金堂(第2/3页)  谢家金堂(嫡幼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正大的送过什么东西出来,还是这样贵重的。

    并不是皇后不想,而是她不能。一个是在皇帝的刻意回避下,她难以得到这样的好东西,另一个则是宫务被旁人把持,她如不是通过私下的途径,很难将东西送出宫,而即便是送了出来,谁又能保证不会被人动手脚呢

    这一匣子珍珠在李恪等人的眼中,不止是名贵的珍宝,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意味着皇后的起复,更意味着皇帝对李恪的态度,已经变了。

    这个郡王,并非如旁人所想,是皇帝对不许李恪进京的安抚,若说是对旁人无法猜测君心的麻痹,也并非不可能。

    金堂猜出这匣子珍珠的重要含义,心里也为李恪夫妻高兴,盼了这么多年,总归不是在做白日梦。

    金堂扫了两眼屋内,发现李铮两个不在,便悄悄叫青梅近前道“你去看看明正他们怎么还没过来。”

    “金堂,”谢斓瞧见动静,忙问道,“可是饿了”

    “我才用了点心,哪儿有这么快,”金堂笑道,“我看明正他们还在用功,想叫青梅去催催,这样叫人高兴的时候,怎么能少了他们。”

    谢斓闻言一怔,笑道“是了,合该叫他们今晚早些过来。”

    这一日,阖家一道用饭,人人心里重新有了盼头,脸上都挂着笑,无不真心期盼着过年的到来。

    待到年后,冰雪消融,春天就要来了。

    去岁过年,金堂还在京中,从起床开始,就没由着自己性子来过。不管是祭祖还是用饭起居,金堂都因起得太早,而浑浑噩噩。

    如今远离京城,一切从简,但为了祭祀先人,谢家早两天就回了自己府上准备。

    除夕当日早晨,下了一夜的大雪堪堪收住,院中梅花却像是被洗涤一般,越发洁净香远。

    青梅领了一队人来喊金堂起床,原以为要很花些功夫,却惊讶的发现,金堂已然是醒了。

    “少爷今日醒得早,”青梅一边说着,一边打起床帘,“奴婢方才还在担心,若您还睡着,要怎么喊你呢。”

    “今儿有大事,我可不能耽搁,”金堂掀开被子,起身由着众人伺候自己更衣洗漱,道,“我昨儿也不知道多晚才睡下,还睡得断断续续的,今儿天还没亮就醒了,再也睡不着。”

    青梅一听,就知道金堂这是紧张了。从前在京中,有长房挑起大梁,不管是长子还是长孙,都并不缺,金堂就算犯困,也只需要跟着磕头就行。如今身在颍州,小辈就他一个,他便不能这么浑水摸鱼了。

    “今儿下午无事,少爷若是乏了,可以小憩一会儿,咱们晚上要去王府守岁的。”

    金堂想笑一笑,却觉得脸有些发僵,便只能板着脸点点头。

    青梅瞧见金堂这模样,心里有些发笑,也有些欣慰,只是面上不显,临到出门前她又嘱咐了一通,让墨书玉书跟了一道去。

    有小丫鬟问“青梅姐姐怎么不亲自过去这样重要的时候,从前嬷嬷都是亲自伺候的。”

    青梅看了她一眼道“少爷大了,这样的场合,自然该带小厮,而不是丫鬟。”

    那丫鬟听得似懂非懂,这话却很快传了出去,到了徐氏耳中。

    徐氏闻言赞了一句“是个一心为主,又知道进退的好孩子,嬷嬷,将我那对绿松石的坠子拿来,一并赏她的忠心。等这段日子忙完了,一定提醒我,给她个好前程。”

    “老奴代青梅谢夫人慈心,”这嬷嬷和青梅的干娘是好朋友,说这么一句也并不显得突兀,毕竟当初青梅力压众人被送去伺候金堂,还能出头,还有她的关系在呢。

    徐氏听见此事,话赶话提了那么一句,便很快抛在脑后,现在是过年,作为当家主母,她可忙得很呢。

    “我这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