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谢十三章 谢家金堂(第2/3页)  谢家金堂(嫡幼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些都已经是一个月之前的记录,金堂一一翻阅下来,发现每隔几日,都有和这事相关的消息。

    显然,因为不少人都爱看,为了从中牟利,编写之人自然不会落下任何一个消息。甚至其中还有一些未经证实,明显半真半假的信息。

    如大朝会后,承恩公求见,并质问皇帝为何拖延祭拜之事。至于结果,上怒,逐之而出。

    这一段,把金堂彻底看笑了。

    皇帝威严,他是见过的。承恩公虽然眼高于顶,从来不把其他人放进眼里。可面对皇帝,他却没这个质问的胆子。便是有,也应当被“上怒”,给吓破了胆。

    何况这只是民间小报,哪能知道深宫消息,除非是有人特意放出,否则都只当笑话看就是。

    至于其他关注此事之人,金堂很清楚,他们只是想要从中观望,三皇子李恪,到底还有没有价值。

    此后,不管是官方发行,还是民间抄录,最有用处的那些,永远能适时摆在金堂的桌面上。

    也正是因为这几分小小的邸报,金堂忽然懂得,李恪的势力比他想象的大得多。这被管家源源不断送来的邸报,何尝不是李恪亲自在他眼前揭露的冰山一角

    河下村中,潘先生看着面前金堂的文章,不由得点了点头,赞道“你平日总有些巧思,文章却往往空洞,如高台锦绣堆成,底下却是简陋木梯,无有遮挡,有风雨来时,便摇摇欲坠。”

    “这样的文章,考秀才尚需教导,再往上就更加行不通,没想到才过来半月余,你的文章便多了血肉,不错,不错”

    金堂一听,就知道是那些邸报之功,却也免不了为自己旧日积累喊冤“先生原先还说,我的文章已足以考中秀才,如今又说我空洞,尚需教导,就像原先满意的不是您一样”

    潘先生闻言,道“你才八岁,能做出原先的文章,从年龄看,已是难得,我自然满意,可如今做的更好,也不是虚言。莫说是我,你再回头看时,又是个什么想法,可还会用那些典故”

    潘先生说着,起身将金堂旧日第一篇文章寻了出来,递给他。

    金堂略翻一翻,便红着脸合上。

    语句勉强通顺,用典牵强,这样的文章,放在金堂的架子上,他是连读都不会读的,怎么以前就这么满意呢。

    “先生,你以前真没给我放水”

    潘先生瞧见金堂这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道“凡事讲究一个循序渐进,要是从你第一篇文章,我就以当世名家水准要求你,你写到数十岁,也只得那一篇而已。”

    金堂闻言,脸上堆起笑意,拱手一礼,口中道“多谢先生教导”

    潘先生无奈的摇了摇头,只道“坐过来些,我给你讲讲该如何改今日的文章。”

    屋外,一个宝蓝色的衣角被悄悄收了回去。管家匆匆而来,正要行礼,被那人止住,指了指外头。

    待到那人转身,赫然是才回到颍州没几日的李恪。

    “过会儿我带金堂回去,你去同潘先生告假,”李恪说完又问,“金堂这些日子学业可好”

    “潘先生说,金堂少爷明年可下场一试,”管家小声道,“童生试不难,看潘先生的意思,前两场名次定不会低了,院试原还有险,这几日您不在颍州,金堂少爷反而更加刻苦用心,潘先生已断言说是十拿九稳。”

    管家顿了顿,看了李恪一眼,又将金堂要邸报的事情说了。

    “属下留心着,金堂少爷看得最多的,似乎是您和祭奠太后一事的消息。”

    李恪闻言笑了起来,道“金堂一向是个可心的好孩子,在这上头,连长平都不如他。”

    作者有话要说  反复写了三天,卡在姐夫回来要用什么姿势,霸气、萧索都试了几遍,什么一片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