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晋江独家(第1/2页)  年代文里随娘改嫁养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上八点, 沈晓月醒了。

    见太太出门买菜,就一骨碌爬了起来。

    “姆妈, 我跟你一起去”

    她穿上花裙子,洗了一把脸,跟着太太出了门。

    这一片属于高档区域,住得多是殷实人家, 家里大都请了佣人,买菜做饭, 洗洗刷刷或带带孩子,像她们这样自己出门买菜的, 还真不多见。沈晓月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要为太太分担一点家事,就陪着太太。

    一路走着,遇到了几个采买回来的厨娘。

    她们提着菜篮子,讨论着菜价。

    “侬晓得吧,那东西还要涨嗳,人民币不好使啊”

    “谁说的啊, 刚刚买菜就用的这个,反正都比那个金圆券要硬棒”

    “哼, 那只是一时的, 要不几天店里就不收了, 要我说啊,还是赶紧换成银元吧”

    “我家太太说银元哪是那么好换的都管控着呢听说那些炒银元的,都发了大财了”

    听到那些议论, 江采莲捏了捏手袋。

    那里面装了两块银元和几张小面额的人民币,是她去银行兑换的。在摊子上买东西时,银元有时候找不开,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就兑换了一点零钞,买点小东西。

    “姆妈,要相信政府,不要听信谣言”

    沈晓月拉着太太的手,宽慰道。

    江采莲也笑了笑。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搬出来后才晓得过日子不容易。

    母女二人进了菜市场。

    禽蛋、蔬菜果然涨价了。

    摆摊的菜农们还好,不管是人民币还是铜板都收。那些店家就不一样了,只收银元和银角子,拒收人民币。

    看到这种情况,沈晓月心里一紧。

    她知道银元之战开始了。

    申城解放后,新政府接管了各家银行,发行了人民币。为了照顾手中持着金圆券的城市居民,特颁布了一项惠民政策,以10万比1的比例用人民币收兑金圆券。注解1

    要知道解放前,金圆券就等同于废纸,10万块甚至买不到一粒大米,弄得中产阶层都破产了。刮民党在溃逃之前,把整个国家搜刮一空,大量的黄金、白银都运到了宝岛,哪管老百姓的死活

    现在好了,新政府出面帮助老百姓,从外地调运了大量物资平抑物价,维持市场稳定。

    可申城作为金融之都,里面的水深着呢,大大小小的奸商层出不穷,投机分子浑水摸鱼,还有敌特散布谣言,推波助澜,妄图搅起一场经济之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新政权是一个考验。

    沈晓月晓得胜利是属于人民的,那些奸商是没有好下场的。

    可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之久,对抗十分激烈,她们家没有经济来源,就靠着那些银元吃饭呢,得精打细算才行。

    从菜市场出来,看到街上有卖报纸的。

    江采莲买了一份,想看看上面的招聘信息,好找个事做。

    “姆妈,我帮你拿着”

    沈晓月接过报纸,朝上面瞄了瞄。太太教她认过字,但认了多少字就不晓得了,她也故意打马虎眼,时不时地找几个“生字”问问太太。

    进了家门,江采莲系上围裙下厨烧饭。

    沈晓月捧着报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招聘栏里有几则信息,其中一条引起了她的注意。

    “税务局招统计员”

    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能写会算,品行端正,思想进步,这些太太都符合啊。

    沈晓月高兴不得了。

    这可是个好单位啊,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新政权刚刚建立,那些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都是平行移交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