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殿前连问(第1/4页)  系统逼我考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跟钱尚书一样好奇的还有大殿内余下的好几位大人。

    众人见圣上如此姿态,  都奇怪这来的人究竟是谁。不等他们回头看去,大殿外头的那人便已经进来了,  走至前头朝着圣上行了礼。可这人不是之前的状元郎么

    户部的几位大人对顾邵还不是十分地了解,  只知道这人读书读得十分厉害,字画也是一绝,  前段时间京城还盛传,  赞这位状元郎高风亮节,  乃是读书人的楷模。再有,便是这位状元郎十分得圣上待见了,顶着一个讲经的差事,  愣是将其他人都比了下去。不过,户部的几位都暗搓搓地揣测,没准这人只是马屁拍得好呢。没看圣一见他过来就笑成这样么,  一准时平日里马屁拍得得当,随意深得圣心。

    一众人里头,  只有户部侍郎小李大人不敢瞎想。

    他还记得,  上回琼林宴的时候自己不是抱怨了一句,  便惹得多方震怒。这位状元郎的后台之大,不可深思,  如今这情况,  他还是低调做人,  低调做事吧。

    且说那边皇上让顾邵赶紧起身之后,  脸上的笑意便一直没有淡下来过。他让顾邵先在一边儿站着,  又转头望着停下来不再叨叨的钱尚书“怎么不说了,  继续啊。”

    钱尚书深吸了一口气,指着顾邵“不知,圣上为何将顾修撰叫来,如此大事,顾修撰似乎不宜出现在此吧。”

    皇上听了这话,幽幽地瞥了钱尚书一眼“财政大事上,人家顾状元懂得不比你们少。”

    这话得罪的人可就多了。户部掌全国户口田粮之政令与稽察,岁会赋役实征之数,关于财政之事,还有人敢说比他们懂得还多,这是瞧不起谁户部右侍郎佟大人也开了口了“圣上要说顾大人学识渊博,那微臣几个也不好置喙;可圣上说顾大人懂得财政大事,那微臣几个便要问一声了”

    他转向顾邵“敢问顾大人,你懂得是哪门子的财政大事国家户口之数,岁赋多少,田粮几何,敢问哪一样为顾大人所精通啊”

    皇上一见佟侍郎问得如此犀利,还有些担心地看着顾邵,生怕顾邵答不上来。实际上,皇上也不觉得顾邵能答得上来。人家又不是户部的人,哪里知道得这么详细,其实就连他一个做皇帝的,也忘了去年大齐的赋税了,这不是为难人么佟侍郎这事,做得真不地道。

    然而佟侍郎可不会轻易放过顾邵,问过这话之后,仍旧紧盯着他,似乎顾邵不说出个一二来,他便要将顾邵赶出这太极殿。

    顾邵低头一笑“下官既不是户部官吏,如何能知道这些”

    佟大人轻蔑一笑,想来也知道他会是这样的回答。

    然而顾邵却话锋一转“这些年大齐的赋税如何,下官是不知。不过先前初入翰林院,有幸读过几位先帝的实录,对前几朝的情况略有了解。单看英宗朝,天下户一千二十五万三千六百七十,田总八百三十万六千五百四十顷,赋入之数总六千九百一十六万九千九百。此为英宗三十八年户部所载,与如今不过只有二十年之远,想来如今大齐的岁赋田户,应当也只是略高于此吧。”

    他说得平静,仿佛在说今儿吃了什么一样平常。可这几个数一甩出来,户部的几位大人当即消了声音。

    佟大人与钱尚书对了一个眼神,彼此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若是他们记得没错的话,那确实是先帝驾崩那一年,天下的岁赋收入。就是他们也只能记个大概,这人竟然能记得这样齐整

    萧丞相笑呵呵地出来当和事老“几位有所不知,会试之时,郑尚书所出策论便是论及民生利益,顾大人当时的墨卷,可是写得极为出众呢。是吧,王大人”

    王翰林矜持地点头,而后又道“只是他年纪小,虽懂的一些,却也比不上诸位大人懂得详细,许多地方还得诸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