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第087章 扔掉(第1/5页)  坤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尚书也真是老糊涂了, 年将乞休,折子都下来了, 却还在昨日内阁议事时当众为勇毅侯府求情。谁不知道现在圣上正在气头上?这事儿他可真是没看清楚形势。这不, 引得圣上龙颜大怒。他一个遭殃不打紧, 倒连累得在场所有同僚与他一道担惊受怕, 唉……”

    陈瀛长长地叹了一声。

    叹完后却不由打量对面谢危的神情。

    这是在谢府。

    昨日下午内阁议事的时候起了争执,险些闹出大事来。但当时谢危似乎去了奉宸殿教那什么女学生,并不在阁中, 因此免涉事端。

    陈瀛忍不住要思量这中间是否有什么玄机在。

    是以趁着今日一早不用早朝,掐着时辰递上名帖, 来拜谢危,叙说昨日内阁中事, 探探这位少师大人的口风。

    谢危人虽不在, 可事情却是一清二楚。

    奉宸殿偏殿时那来的太监已经将情况禀明了。

    听着陈瀛这一番话,他眉目间也无甚惊讶, 只道:“正是因为郑尚书年将乞休, 折子都下来了, 半截身子入土的人, 顾虑比旁人要少,才敢做出这种事来。换了旁人或恐还要担心头上顶戴,腰间印绶。圣上虽然恼怒, 却也得防着天下悠悠众口,不至于对郑尚书怎样。”

    这一番话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陈瀛当然知道郑尚书这老头子为什么这么敢说。

    可……

    他有些为难模样,望着谢危道:“可郑尚书都被收监了, 难道还能放出来?”

    谢危一笑:“这就看陈大人以及刑部的旧属了。”

    陈瀛若有所思。

    谢危淡淡道:“圣上这人也念旧情,郑尚书半生为朝廷鞠躬尽瘁,在内阁议事之时公然触怒圣上,若不将其收监,人人得而效仿,天子威严何存?可人有时候上了台阶也缺个台阶下。且陈大人等刑部同僚,都是郑尚书昔日下属,郑尚书行事如何,有目共睹。人情淡薄冷暖,都在这一念之间。”

    官场上行走,谁人不愿趋利避害?

    纯凭着“仁义”二字,根本走不远。

    陈瀛便是向来不管旁人死活,只一心琢磨着上面人是怎么想,听过谢危此言,心头便是微微凛然,明白了谢危言下之意:皇帝固然把郑尚书下了大狱,可也想看看朝堂上其他人对这件事的反应;且郑尚书乃是他的上司,他当了郑尚书多年的下属,连这侍郎之位都是郑尚书提拔上来的,若在此时落井下石,旁人兴许嘴上不置喙,背地里未免觉得他冷性薄情,暗中疏远;更何况新的尚书顾春芳即将上任,只怕也要看看手底下这帮人的品性。

    新官上任三把火。

    焉知这火不烧到自己身上?

    陈瀛一念及此,已是通透了,也知谢危很快便要入宫授课,不敢有太多叨扰,起身来便长身一揖,恭敬道:“下官再谢先生指点。”

    谢危平淡得很:“陈大人心思缜密,假以时日也必能想到的,言重了。”

    陈瀛却知道这话不过是客气。

    所谓“假以时日”,便有早晚,有些事情不早点做便是错。而谢危最厉害的,或恐便是在一切刚发生的时候便洞察纵观,心中有数,执棋在手,运筹帷幄。

    他一笑,也不反驳,再次躬身,才告了辞。

    侍立在旁的剑书在他经过时略一欠身,可等目送着此人的身影在回廊尽头消失后却是紧皱了眉头,向谢危道:“这位陈大人做人可真是精明,万事都要问明了再走,事事都来请教您,一则是他的确谨慎,二则只怕也有向您示好之意,按说该是对先生唯命是从了。可上回宫里那件事,他办得却不妥当。您交代的分明是他,可宫里来人到刑部请时,他却带了个查案厉害的清吏司主事张遮。明摆着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